齐白石面对日军侵略以死相搏作画写诗讨伐抗争

55岁的齐白石曾想“以画养家” , 但其画作很少有人赏识 , 愿望一直难以实现 。幸运的是 , 他碰到了贵人陈师曾 , 陈师曾将其画作带到日本 , 受到日本人高度赞扬和追捧 , 展出的作品均以高价被抢购一空 , 故齐白石对日本同仁十分友好 。日军侵华后 , 齐白石决心不做汉奸 , 与日本人断绝来往 , 还以笔作刀枪 , 画以喻义 , 不断与侵略者进行抗争 。
贵人相助 , 发迹日本
【齐白石面对日军侵略以死相搏作画写诗讨伐抗争】 日本是齐白石在画坛上红遍中西的地方 。
1919年 , 55岁的齐白石定居北京 。当时北京画坛比较盛行吴昌硕一派具有金石趣味的大写意花鸟画 , 齐白石由于学习八大山人的冷逸画风 , 加上木匠出身 , 画作很少有人赏识 , 颇受冷遇 。他的作品在琉璃厂南纸店卖得不好 , 生活窘困 , “以画养家”的愿望一直难以实现 。
幸运的是 , 时为北京画坛领袖、陈寅恪之兄、鲁迅同窗好友的陈师曾独具慧眼 , 十分欣赏齐白石的印章和画格 , 两人结为莫逆之交 。经过不断切磋钻研 , 齐白石开始创作“红花墨叶”的大写意花鸟画 , 进入“一花一叶扫凡胎 , 墨海灵光五色开”的自由境地 。1922年 , 陈师曾携带齐白石的作品到日本参加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 。出人意料的是 , 齐白石的大写意红花墨叶、山水、花鸟 , 受到高度赞扬和追捧 , 展出的作品均以高价被抢购一空 。
在日本的消息很快传回国内 , 从此北京城里买齐白石画作的人逐渐多了起来 , 一种怪现象在琉璃厂南纸店出现 。一拨儿一拨儿黄头发、白皮肤、蓝眼睛的外国人 , 点名要齐白石的画 。南纸店老板把齐白石的画提价几倍、几十倍 , 仍然供不应求 。很快 , 齐白石的名字传到了美洲、欧洲、大洋洲 。
齐白石对日本同仁是非常友好的 。来跨车胡同探望他 , 他以礼相待;求画索字的 , 他挥毫相赠 。可以说 , 日本是齐白石辉煌时代开启之地 , 他的成就与日本及日本友好人士有着很深的渊源 。
日军侵略 , 以死相搏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 白山黑水沦丧 。67岁的齐白石对东北军不放一枪就撤入关内 , 十分愤慨 。他叫家人把大门紧紧地关上 , 从里边上一把大锁 。有人叫门 , 他从门缝往外看 , 能见的就见 , 不想见的就让女仆人说:“主人不在家” 。他不能为侵略自己国家的日本人作画 , 他决意用一个国画大师的特殊手法 , 抗议日本人的侵略行径——不给日本人回信、不见日本人 。
1937年七七事变后 , 北平沦陷 。日伪当局为了掩饰侵略嘴脸 , 企图请出几位社会名流和贤达之士 , 为其涂脂抹粉 , 来表现“日中亲善”“大东亚共荣” 。他们相中了齐白石 , 几次派人登门 , 邀请他出山 , 却都遭到拒绝 。
侵华日军的头面人物坂垣、土肥原亲自出马 , 采用拉拢、引诱、威逼的手段 , 要齐白石出面 , 为他们服务或加入日本国籍、到日本去等等 。面对日寇 , 齐白石斩钉截铁地说:“齐璜 , 中国人也 , 不去日本 。你硬要齐璜 , 可以把齐璜的头拿去 。”民族大义面前 , 齐白石以死相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