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功臣胡惟庸何以成为中国最后一个丞相?

胡惟庸何以成为“中国最后一个丞相”?
【明朝开国功臣胡惟庸何以成为中国最后一个丞相?】朱元璋在宣布将胡惟庸案扩大为胡党案的同时,还干了一件史无前例的惊天大事:下了一道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诏书,毅然宣布废除在中国已有1600年之久的丞相制度 。诏书说: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不闻设立丞相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中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今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 。以后嗣君,勿得议置丞相,臣下此请者,置之重典(重刑) 。”
朱元璋说,我听说三皇五帝到如今,中国之前是没有丞相职务的,只是到了秦朝才开设丞相,所以秦很快成了短命王朝,之后汉唐宋虽然出现一些贤相,但总的来说,丞相群中小人居多,丞相职务成了小人弄权专座了,所以,我宣布自今日起,本朝废除丞相制度,设五府六部都由皇帝统一管理 。今后,我的接班人不许再设丞相,群臣有敢提出此议者,严惩不贷 。
如此,朱元璋对胡党案穷追猛打的总目标真相大白了 。与其说,朱元璋对胡惟庸恨之入骨,不如说他与中国丞相制度不共戴天 。
我们知道,朱元璋在废除丞相制度同时,还创造了一项历史纪录:“杀相之最” 。在他手下,从李善长到徐达再到杨宪、汪广洋包括最后这位胡惟庸,无一善终 。是丞相群中无一贤相、都对不起朱元璋?还是朱元璋对不起这帮丞相?
我们再来回放一个历史剧段落 。央视播过一部《传奇皇帝朱元璋》,剧中朱元璋的扮演者陈宝国演出了神似的味道,其中一句台词生动道出了朱元璋的御相之术 。当朱元璋搞掉前几个丞相,准备启用胡惟庸为相时,面对诚惶诚恐的胡惟庸,朱元璋提出“为相标准”——
“朕希望你是赵普,而不是赵高!”
谁是赵高谁是赵普?有些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他们一个是秦朝奸相,另一个是宋朝贤相 。朱元璋希望手下多出如宋朝赵普一样的贤相,其实显露出的是一个病态皇帝对臣下的勉为其难 。道理很简单地摆在那——
自古君与相大都呈前因后果之关系 。君明相贤,君暗相奸 。因为“终身不杀士”的赵匡胤,所以诞生了贤相赵普,因为混不吝胡亥,所以才有赵高的跋扈 。
朱元璋早期打天下时,重用的丞相级别的文臣刘基朱升等人,不仅是大才,而且是大贤 。属于贤相类 。后来任用的杨宪胡惟庸,没有大才且心理阴暗,属于奸相类 。这不是相的问题,而是君的问题,是君的心理和需要产生了变化 。就像我们前面讲到的那样,朱元璋由明君变为暴君,必然需要奸相来配合 。
关于君明相贤,君暗相奸的道理,历史上的实例比比皆是 。就拿朱元璋推崇的赵普来说,他也不是个天生的贤相 。早年这个人的品质并不好,是个比较贪财的人,当了丞相也时常犯老毛病 。有一次他病了,宋太祖赵匡胤登门去看望,看到走廊下堆有刚送来的十几箱礼物,就问是什么东西 。赵普说是别人送的海鲜 。老赵很好奇,打开一看,哪里是什么海鲜,全是干货——小颗粒的瓜子金 。老赵心理很不是滋味,但比较想得开,对赵普开了一句玩笑,说:给你送礼的人,大概认为国家大事都是由你决定吧 。
这句说得再明白不过了,你占便宜不要紧,但千万不要摆错位置,别忘了,起决定作用的可是我,我才是主人 。
岂止赵普与赵匡胤的关系是这样,就是朱元璋反感的奸相赵高,也不是天生的坏蛋 。
此人出生在赵国人,从小天资聪慧喜欢读书,父亲、母亲加上兄弟六人,一家人其乐融融 。可是他们赶上了秦始皇要统一六国,派兵攻打赵国,赵高的父亲带着赵高的几个哥哥上了战场,结果长平之战赵国大败,赵国军队40万人全部活埋,其中就包括赵高的父亲和哥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