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的由来是怎么样的?之前科举第三名是叫什么

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
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 。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 。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 。状元虽亦被称状头,但已不算正式名称了 。
唐无榜眼,却有探花郎 。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他们在曲江有盛大宴游活动,以最年少者为探花郎;原意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 。如北宋前期宰相寇准就是探花 。
到了南宋后期,第三名进士改称为探花,于是榜眼成为第二名的专名 。因此说,状元、榜眼、探花作为三鼎甲的三个专称,合成于南宋 。
太祖以后,学校与荐举变得有名无实,科举考试却日益受重视 。
明代的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阶段 。学校生员(秀才)每三年一次到省城参加会考,教做乡试,录取的人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
举人和国子监的监生在隔年春天到礼部应考,称为会试,录取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同年再由天子亲自在殿上出题测验进士,称为殿试或廷试,把会试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等:一甲三人,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二、三甲若干人,第一名都叫传胪 。
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试制度,即在吏部考试后,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级的考试,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 。所有及第的人于是都成了“天子门生” 。殿试后,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琼林苑,故称琼林宴 。殿试第一名称榜首,第二、三名称榜眼,一、二、三名都可称状元 。南宋以后,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宋哲宗时,将进士分为经义、诗赋两科,分别举行考试,经义进士以经义定取舍,诗赋进士以诗赋定去留 。宋代的常科考试分为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 。州府试称解试,礼部试称省试,殿试带有复杂的性质 。宋代在正科之外,还设立恩科 。连续考十五场不中的,皇帝用“特恩”的办法,赐予本科出身 。
【探花的由来是怎么样的?之前科举第三名是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