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归何处:晚唐女诗人鱼玄机的人生又能托付于谁?

大唐盛世 , 诗才辈出 , 不但须眉称雄 , 也有不少女诗人脱颖而出 , 鱼玄机就是其中留传佳作甚多的一位 。这位美丽多情的才女 , 也曾得到多情公子的轻怜蜜爱 , 谁料世事沧桑 , 命运能托付于谁?到头来 , 一个才情女诗人却变成了一个放荡纵情的女道士 , 最终为争风吃醋杀死了自己的侍婢 , 自己也走向了人生尽头 , 空留下无限的叹息 。鱼玄机 , 原名幼薇 , 字慧兰 , 唐武宗会昌二年生于长安城郊 。鱼父饱读诗书 , 却一生功名未成 。小幼薇在父亲的栽培下 , 成为人人称道的诗童 。鱼幼薇的才华引起了当时名满京华的大诗人温庭筠的关注 。他在长安的东南角平康里一所破旧的小院中找到了鱼家 , 并以“江边柳“三字为题请小幼薇即兴赋诗一首 , 试探一下她的才情 。鱼幼薇略作沉思 , 写道:“翠色连荒岸 , 烟姿入远楼 。影铺春水面 , 花落钓人头 。根老藏鱼窟 , 枝底系客舟 。萧萧风雨夜 , 惊梦复添愁 。”温庭筠大为叹服 。
从此 , 温庭筠经常出入鱼家 , 为小幼薇指点诗作 。他与幼薇的关系 , 既像师生 , 又像父女、朋友 。不久之后 , 温庭筠离开长安 , 远去湖北襄阳任刺史徐简的幕僚 。秋凉叶落时节 , 鱼幼薇思念远方的故人 , 写下一首五言律诗《遥寄飞卿》:“阶砌乱蛩鸣 , 庭柯烟露清;月中邻乐响 , 楼上远山明 。珍簟凉风著 , 瑶琴寄恨生 。嵇君懒书札 , 底物慰秋情 。”温庭筠虽然对鱼幼薇十分怜爱 , 但一直把感情控制在师生或朋友的界限内 , 不敢再向前跨越上步 。而情窦初开的鱼幼薇 , 早已把一颗春心暗系在温庭筠身上 。不见雁传回音 , 转眼秋去冬来 , 梧桐叶落 , 冬夜萧索 , 鱼幼薇又写出《冬夜寄温飞卿》的诗:“苦思搜诗灯下吟 , 不眠长夜怕寒衾 。满庭木叶愁风起 , 透幌纱窗惜月沈 。疏散未闲终遂愿 , 盛衰空见本来心 。幽栖莫定梧桐处 , 暮雀啾啾空绕林 。”温庭筠哪能不解鱼幼薇的心思?但他思前想后 , 仍抱定以前的原则 , 不敢跨出那一步 , 他们却依旧以师生关系来往 , 辜负了幼薇那荡漾的一片春心 。
【情归何处:晚唐女诗人鱼玄机的人生又能托付于谁?】
温庭筠和鱼幼薇师生两人常常相偕到城南风光秀丽的崇贞观中游览 。鱼幼薇曾题下一首七绝:“云峰满月放春晴 , 历历银钩指下生;自恨罗衣掩诗句 , 举头空羡榜中名 。”被初到长安任职的贵公子李亿游览崇贞观时 , 无意中读到 , 大为仰慕 。后来又在温家的书桌上 , 看到鱼幼薇一幅字迹娟秀的诗笺抒情六言诗:“红桃处处春色 , 碧柳家家月明 。楼上新妆待夜 , 闺中独坐含情 。芙蓉月下鱼戏 , 彩虹天边雀声 。人世悲欢一梦 , 如何得作双成?”温庭筠把李亿微妙的神态看在眼里 , 暗中已猜中他的心思 。好心的他出于对鱼幼薇前途的考虑 , 为他们从中撮合 。在长安繁花如锦的阳春三月 , 一乘花轿把盛妆的鱼幼薇 , 迎进了李亿为她在林亭置下的一栋别墅中 。金童玉女度过了一段心醉时光 。然而 , 好景不长 。李亿实在拗不过原配裴氏 , 写下一纸休书 , 将鱼幼薇扫地出门 。两人的婚姻仅仅维持了三个月 , 至此戛然而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