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奇才廖立惨被流放:为何被诸葛亮打压到死?

廖立(三国时期蜀汉谋臣),字公渊,三国时期蜀汉重要谋臣,被诸葛亮评价为荆楚一带的奇才 。刘备的荆州南部三郡(长沙、桂阳、零陵)被吕蒙偷袭后,廖立脱身奔归刘备,刘备不责备廖立,任他为巴郡太守 。但是廖立自恃奇才,公然批评先帝(昭烈帝刘备)一再失策、导致荆州覆灭、关羽身死、夷陵之败损兵折将等等,他还诽谤众臣,最终廖立被废为民,最后在得知诸葛亮的死讯时,廖立郁郁而终 。
廖立字公渊,荆州武陵人,刘备夺取荆州后,先被任命为从事,二十多岁时出任长沙太守,是刘备占有的六郡军政长官之一,对割据一隅之地的刘备来说,廖立算是一路诸侯 。长沙被吕蒙夺取后,廖立逃回成都,刘备不仅未追究失地责任,更迁为侍中 。侍中地位虽然不高,但与皇帝十分亲近,显然,刘备十分器重廖立 。诸葛亮对廖立评价更高,孙权派使者询问荆州人才中,谁最为出类拔萃?有经天纬地才能时,他点评道:“庞统、廖立,楚之良才也,当赞兴世业者也” 。庞统才能后人熟悉,如不是中箭身亡,其在蜀汉政权的地位及影响将举足轻重 。能将廖立与庞统等量其观,可见其才能非同一般 。
诸葛亮率兵“北伐”时,身为长水校尉的廖立,对来访者李邵、蒋琬讲了一段话,大致有以下几层意思:第一,大军就要出发了,你们都喜欢听从,却不肯据理加以劝阻 。第二,当年先帝就发生战略失误,不能在夺取益州后,立即北上夺取汉中,却同孙权争夺南三郡(指长沙、江夏、桂阳三郡),结果是空手而还,徒然劳苦了将士民众(这都是不听忠告的结果) 。第三,由于没有及时夺取汉中,曹操后发先至,更以汉中为依据,派夏侯渊、张郃南下小巴山,几乎使益州得而复失 。第四,直到后来才夺得汉中,但付出关羽荆州失败,上庸孟达投敌,刘封被杀的惨痛代价 。第五,关羽恃勇蛮干,领军作战没有方略,只知道一味冲杀,前后多次打败仗,造成众多将士无谓牺牲 。第六,向朗、文恭十分庸俗 。文恭身居侍中,但做事缺乏纲常法纪;向朗过去就吹捧马良兄弟是圣人 。让这样的阿谀之人做丞相长史,当然会言听计从 。第七,中郎郭演长(即郭攸之)只会跟在后边摇旗呐喊,根本没能力与商大计,但今天却占据侍中高位 。第八,王连是个俗不可耐的人物,就是能残酷地剥夺搜刮,致使益州民众贫困不堪 。
将廖立八条内容归纳起来是三点 。
其一,先帝刘备时,曾发生过战略错误,主要是轻启战端,徒然造成重大损失 。言下之意是,要接受这个教训,不应该贸然“北伐” 。
其二,批评诸葛亮使用提拔官员发生偏差,使用了一批德寡才拙的庸俗人物 。
其三,应该体恤民众不堪承受的负担,再不能像王连那样剥夺搜刮百姓了 。
李邵、蒋琬并没有从廖立尖锐批评中清醒过来,而是看作不协调声音,回去后向诸葛亮作了汇报 。诸葛亮上奏刘禅,弹劾廖立三大罪状:其一,“信口开河贬低群臣,公然说国家不任用贤达而使用庸俗官吏,身居高位的都是卑鄙小人①” 。其二,诽谤先帝 。其三,“将军队兵众简练,部伍分明”的训练成绩,斥之为不足一提 。
这三条“罪状”需一一剖析 。
第一条,批评诸葛亮任人标准发生偏差,是以事实作依据的,向朗、郭攸之、文恭等已盖棺定论,他们确实很平庸,平庸得无可圈点 。王连对民众的苛刻与否,已是后世评论者的立场问题,见仁见智的分岐,全在于此 。诸葛亮不等于国家,把国家作挡箭牌,只能表明手段的拙劣 。廖立批评用人不当,是实指,都有具体人,并没有一概否定 。“万人率者皆小子”是诸葛亮强加于他的极端之辞,先把对方推到荒谬绝论的地步再加以挞伐,很失公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