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胡林翼:时人评价远胜曾国藩和左宗棠

导读:胡林翼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名臣,但与曾、左比较而言,他受后人关注和研究的程度相对不足 。其实,在晚清,时人都认为胡林翼的治行才望在曾国藩、左宗棠之上 。李慈铭说胡林翼“老谋深识,烛照不遗,固中兴第一流人” 。
胡林翼与曾国藩、左宗棠并称晚清中兴名臣,但与曾、左比较而言,他受后人关注和研究的程度相对不足 。自1980至2000年,有关胡林翼的论文不到四十篇,其传记也仅一本,即团结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的董蔡时、王国平著《胡林翼评传》 。近两三年来,胡林翼渐受学界重视,至少已出版邓亦武等著《天下巡抚胡林翼》(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陶海洋著《胡林翼与湘军》(广陵书社2008年版)和刘忆江著《胡林翼评传》三部著作 。然而,正如刘忆江先生所言,“海内外至今尚无一本像样的胡林翼传记”(见刘著“前言”及第388页),已有的传记基本上大同小异,没有自己的风格与个性 。这当然与胡林翼去世较早、没有机会像曾、左那样由统帅转为洋务重镇有关 。
其实,在晚清,时人都认为胡林翼的治行才望在曾国藩、左宗棠之上 。李慈铭说胡林翼“老谋深识,烛照不遗,固中兴第一流人”,王闿运曰“中兴之业,实基自胡”,而沈卓然认为胡应位列同治中兴功首,指出“世徒知曾、左之贤,而不知胡文忠固在曾、左之前 。盖胡公之学与才,实无逊于曾、左;而于政治、文章、经济、军事,固无所不学,无所不致其用也 。更考其生平,不独坐镇武昌,坚守不摇,以扼形势之要;且于课厘馈饷,擘画尽善,遂使当时诸军无饥馁之扰,克奏中兴之业 。由此而论,允推功首 。即其察吏安民,兴利除弊诸政,亦皆大端,足为后世之法式” 。可见,胡林翼能文善武,懂经济,擅理政,是一个复合型人才 。众所周知,清代以八股取士,迫使读书人专注于空疏无用之学,而不涉猎其他学问,严重削弱了他们的行政能力和整体素质 。因而有人作诗讽刺说:“读书人,最不济,背时文,烂如泥 。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然而,胡林翼中进士,点翰林,层层过关,到达了科举考试的顶峰,但丝毫不影响他成为能臣干吏,这应该说与他的家庭背景息息相关 。
胡林翼出身官宦之家,其父胡达源曾以一甲第三名进士及第,直接入翰林院,授编修 。后官至詹事府少詹事,为四品京堂 。正因为此,胡林翼从小受重视,得到了较好的教育,并有不少奇遇 。六岁时,他爷爷教他认字,读《论语》 。八岁时,爷爷在益阳修志馆编修志书,他随侍在侧 。刚好将赴任川东兵备道的陶澍顺路回老家益阳探亲,一见到胡林翼,就惊为伟器,曰:“我已得一快婿”,遂订下娃娃亲,将自己五岁的女儿许配给他 。十九岁时,胡林翼与陶澍之女琇姿(字静娟)在桃花江陶氏别墅完婚 。婚后,他师事同里蔡用锡前辈 。蔡用锡,嘉庆十八年(1813)拔贡,晚授石门教谕 。素谙兵略,曾因科场失意,游幕为生,“当世名卿大夫延至之恐后”(严正基:《蔡先生家传》,载《益阳县志》卷十六) 。他教书“务为有用之学,不专重文艺,而于兵略、吏治尤所究心” 。胡林翼“师事两年,涵濡渐渍,服膺终身” 。二十一岁时,胡林翼偕夫人送岳母贺夫人去南京陶澍两江总督任所 。陶澍是促成嘉道年间经世之学重新活跃的代表人物,办事干达,政声极佳 。留居节署一年,胡林翼亲见陶澍兴利除弊措施,深受熏染,“精神殊为一变” 。在给父亲的信中,他写道:“岳丈公退之余,辄与男长谈 。岳丈胸中本极渊博,加以数十年来宦途阅历,上下古今,融会贯通,每及一事,旁证曲引,判断洞中窃要,于男进益,非浅鲜焉 。”(《胡林翼集》(二),岳麓书社1999年版,第10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