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文臣虞允文:一介书生竟能采石大破金兵40万

1161年10月金国皇帝完颜亮调集全国军队,合兵60万,兵分四路,对僻居东南的南宋发动全面进攻 。消息传来,朝野震惊,宋高宗赵构竟然想解散百官,重蹈32年前的旧路,乘坐海船南逃 。面对气势汹汹的金军,两淮守将纷纷弃城南逃,完颜亮饮马长江,对江南志在必得 。千钧一发之际,一位书生挺身而出,将金军击退,最终保全了南宋王朝 。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虞允文 。
虞允文,字彬甫,1110年出生,隆州仁寿(今四川省仁寿县)人 。他出身书香门第,父亲虞祺是北宋徽宗时期的进士,曾担任潼川路转运判官等职 。虞允文非常聪明,6岁诵《九经》,7岁能作文 。长大虞允文身高六尺四寸,慷慨磊落有大志 。他凭借父荫进入官场 。母亲去世后,虞允文极度伤心,为侍奉父亲,7年间未曾调任,“跬步不忍离左右” 。
父亲去世后,虞允文于1154年考取进士,先后担任彭州通判、权知黎州、渠州 。当时正是秦桧当权,四川文人颇受排挤,虞允文亦在其中 。1155年秦桧病死,宋高宗开始重视四川文人,中书舍人赵达第一个推荐虞允文 。他也开始在朝廷里担任礼部郎官、中书舍人、直学士院等职 。当时完颜亮开始表现出对江南的极大兴趣,又是赋诗,又是派人绘图 。
虞允文非常具有先见之明,便于1160年1月上疏:“金必败盟,兵出有五道,愿诏大臣豫思备御 。”同年10月虞允文作为庆贺正使出使金国,在与金国陪同官员比试射箭时,虞允文一发中的,令金人震惊 。出访期间,虞允文发现金国国内运粮、造船十分忙碌 。临行时完颜亮还言道:“我将看花洛阳” 。还朝后虞允文提出应加强防御 。
1161年9月完颜亮统兵40万架设浮桥,渡过淮河 。两淮守将刘锜、王权不战而逃,两淮尽失 。消息传来,中外震恐,宋高宗便想航海开溜,但遭到了满朝大臣的反对,最终宋高宗命枢密使叶义问总领江淮军队,虞允文为参谋军事 。叶义问胆小怕事,便派遣虞允文去前线慰劳将士 。
而在11月完颜亮大军顺利抵达长江北岸,面对广阔的长江,雄心勃勃的完颜亮久久不能平静,遂赋诗一首:“万里车书尽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 。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而当虞允文抵达南岸时,发现宋军则完全是另一番景象,“敌骑充斥,我师三五星散,解鞍束甲坐道旁,皆权败兵也” 。此时主将刘锜已经病重不起,而朝廷新任命的主将李显忠还没来 。
虞允文见这种情况,立即召集众将,勉以忠义,“金帛、告命皆在此,待有功 。”众人见有了主帅,顿时来了精神,“今既有主,请死战 。”于是虞允文开始成为这支军队的临时主帅,有人劝他,“公受命犒师,不受命督战,他人坏之,公任其咎乎?”心怀家国的虞允文斥责道:“危及社稷,吾将安避?” 。于是一场关乎南宋王朝安危的大战拉开帷幕 。
此时宋军才1.8万人,而金军号称40万,实际人数至少在25万左右 。开战后,金军开始渡江,虞允文命诸将列大阵不动,将战船分为五队,“其二并东西岸而行,其一驻中流,藏精兵待战,其二藏小港,备不测” 。此时完颜亮挥动红旗,率数百艘船绝江而来,瞬间就有七十艘抵达南岸 。虞允文激励众将,双方展开殊死决战,同时宋军用海鳅船撞沉敌船 。
金军半死半战,日暮未退,双方陷入僵持 。此时一股溃败的宋军撤到附近,虞允文马上命令他们从山后转出,用为疑兵,至此金军才撤退 。金军撤退时,宋军用劲弓尾追射击 。此战金军大败,死伤四千余,万户二人,宋军俘获千户五人及生女真五百余人 。虽然获得大胜,但虞允文十分警觉,料到第二天金军会发起更大规模的攻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