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国古代史上最勤奋博学的皇帝是谁?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帝王当中,清朝的康熙是其中非常突出的一个,他在位时间最久,以其雄才大略、勤政躬为、励精图治,开创了一段封建时代的太平盛世;同时,他又是一个学习型的、学者型的君主,谦虚好学、博学多才、文武皆擅,是中国历代皇帝中真正的百科全书式学者,受到中外敬仰,是其他所有明君圣主、伟大帝王,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之类所远不能比的 。就连他的孙子乾隆,常自诩为“十全老人”,也远比不上自己祖父 。乾隆只算是一个“大玩家”,康熙才是真正的大学者、学问家 。
钱宗范在《康熙》中说:“他(康熙)一生勤奋好学,博览群书 。自然科学方面的数学、天文、历法、物理、地理、农学、医学、工程技术;人文方面的经、史、子、集;艺术方面的声律、书法、诗画 。他几乎都有所研究 。他写出了八九十篇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论著,亲自审定了多种历史方面的书籍,还精通多种民族语言 。”
康熙一生既是杰出的政治家,又是出色的科学家 。他是继明末徐光启之后,在清初认真钻研并引进西洋科学的有识之士,对传统科学亦极精通 。作为一国之君,他对清初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起了重要作用 。他所涉猎的学科,有天文学、历法、数学、物理学、化学、医学、解剖学、地学、农学、植物学、工程技术、测量学、铸炮术,还研究过乐理学、声律学、逻辑学及拉丁文 。他还是儒家和诗人、书法家、画家,可谓全才博士 。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康熙就爱好学习,刻苦读书,每天竟达十余小时之多 。至青年时,对经、史、子、集便滚瓜烂熟,诗经离骚、四书五经、古文观止、唐诗宋词……许多名篇佳作,他都能背诵得朗朗上口,通晓文史 。这为他后来的写作文章、赋诗填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
他勤于政务,每天上朝时处理军政大事,回宫后又研习科学,经常挑灯夜读不倦 。他在出巡途中,深夜乘舟,或居行宫,谈《周易》,看《尚书》,读《左传》,诵《诗经》,赋诗著文,习以为常 。直到花甲之年,仍手不释卷 。他还把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传授给皇太子及其他臣僚,使他们也对此发生兴趣 。
康熙成年以后,开始独立掌权 。在治理国家的实践中,他与时俱进,知道了自然科学的重要,便苦学起相关学科来 。据史书《正教奉褒》记载:康熙亲自召见文人学士与科学家,及外国传教士中那些明白自然科学的南怀仁、徐日升、张诚、白晋、安多、巴多明等人,向他们求教,请他们轮流到内廷养心殿讲学,讲学内容有:量法、测算、天文、历法、物理诸学 。
畅春园的蒙养斋遂成为康熙的科学沙龙,这里聚集着中西人士,与皇上研讨各种科学问题,研究编纂大型科学著作 。就是外出巡视,康熙也从事科学考察,邀请张诚等人带着先进仪器随行,每天工作空闲的时候便到处讲学 。
康熙研究科学,是出于政务上的需要 。因为他亲政后不久,首先要处理的问题之一便是历法之争,这是一桩科学官司 。他主持了一系列大型科学著作的编纂,实施《皇舆全览图》的测绘,付出诸多心力 。他研究科学始终贯穿求实精神,注重观察、测量、实地调查与实际应用 。
首先,康熙任用西洋人南怀仁等,修订历法,采用西洋新法 。1669年,他令南怀仁督造钦天监用天文仪器纪限仪、地平经纬仪、亦道经纬仪、黄道经纬仪及天球仪等,配置于观象台,并写成《新制灵台仪象志》介绍仪器构造及用法;1673—1674年令其再进讲几何学、静力学及天文学等 。1688 年在乾清宫接受法国传教士张诚、白晋等献上的带有望远镜的四分象限仪、数学仪器、水平仪、天文钟及化学试剂,置于宫中 。次年又召徐日升、张诚、白晋、安多,要求他们每日轮班至养心殿讲授西学 。康熙很快就掌握了这些仪器原理及用法,并于宫内外亲自实际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