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改变中国战争的一代明君竟是被活活饿死

世事难料,古语有言“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 。纵观整个世界历史,那些曾经纵横捭阖、驰骋沙场、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人物都难拥有一个完美的人生结局 。不是死于权力斗争,就是死于阴谋诡计 。本文介绍一位深刻影响中国古代两千年战争史的人物,他就是赵武灵王 。提到他,人们马上想到胡服骑射 。确实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对后世影响深远,但对他的人生经历,以及最后的结局知之者甚少 。赵武灵王是嬴姓,赵氏,名雍(古代的姓、氏、名的关系很复杂,这里不多讲,可以称其为赵雍),公元前340年出生,为赵肃侯之子 。公元前326年英明神武的赵肃侯病死,时年15岁的赵武灵王在即位之初,就面临生死考验 。此时秦、楚、燕、齐、魏等国以会葬的名义各自派出万余人,意图乘机灭赵 。然而赵武灵王在重臣肥义的帮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最终将五国的阴谋瓦解 。公元前323年魏国、韩国、赵国、燕国和中山国结成联盟,各国国君均称王,史称“五国相王” 。但赵武灵王认为赵国的实力还不如以称王,言道“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下令国人称自己为“君” 。此后赵国在对外战争中不断失利,如“九年,与韩、魏共击秦,秦败我,斩首八万级”、“齐败我观泽”、“秦取我中都及西阳”、“十三年,秦拔我蔺,虏将军赵庄” 。
一系列对外对外战争的失败,时刻困扰着赵武灵王这位力图振兴赵国的君主 。他首先开始调整外交策略,创造一个有利于自己的和平外交环境,首先他趁燕国内乱之际,于公元前311年扶立公子职为王,是为燕昭王;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在周举鼎时绝膑而死,赵武灵王看准时机,派手下护送公子稷回秦即位,是为秦昭襄王 。此时六国不是忙于内争,就是陷于外战,唯独赵国独善其身,此时一个大胆的决定在赵武灵王的心中成形 。公元前307年正月的一天,赵武灵王召集肥义谈论天下大事,两人一共谈了五天 。此后他前沿着赵国的边境做了考察,对大臣楼缓说出了他的想法,原来他想趁着中国各国混战之际,出兵讨伐赵国的北部游牧民族林胡、东胡、以及中山,并说出“夫有高世之名,必有遗俗之累 。吾欲胡服 。”
不料他的提议刚一出来就遭到众多大臣的反对,包括他的叔叔公子成 。为此赵武灵王费劲口舌,才将他们一一说服,从此一场改变中国古代战争的变革就此发生 。在春秋以前,战争方以车战为主,衡量一国的军事力量,也是“乘”(四马一车为一乘)来衡量的,如万乘之国、千乘之国 。但战车在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对抗中,完全败北 。游牧民族的战马有着极强的机动灵活性,再加上士兵服装衣短袖窄,十分利于马上骑射 。赵国再与游牧民族的长期对抗中,逐渐意识到骑兵作战的重要性,于是赵武灵王开始了这场大刀阔斧的军事改革 。不久后改革初见成效,赵武灵王率领骑兵重创中山国、林胡,并夺取了秦国的部分土地 。为了专注与对外战争,同时履行对爱妻临终前的承诺,公元前299年赵武灵王传位于赵何,是为赵惠文王,并任肥义为相,负责主持内政 。
经过多年的征战,赵国先后灭掉中山、楼烦,领土得到空前扩大,此时赵国的军事实力已经位居各国之首,于是已经改称“赵主父”的赵武灵王更名换姓,乔装改扮成使者前往秦国,侦查情况 。秦昭襄王见到这位“使者”时,感觉他气度不凡,非人臣之相 。会见之后,派人前去调查,才知道是赵主父,而此时赵武灵王已经出函谷关回国了 。公元前前296年在灭掉中山后,赵武灵王举办盛大庆功宴会,并封自己的长子公子章为安阳君,而公子章一直对自己弟弟的即位耿耿于怀 。这里简单说一下赵武灵王的婚姻情况,公元前321年,他娶韩女为夫人,生下了长子赵章,并立为太子,但这是一桩政治婚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