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贼克星杨义臣:破高士达斩张金称却被杨广猜疑

杨义臣(?—-617年),鲜卑族,代(今山西省代县,位繁峙县西南)人,隋朝将领 。杨义臣本姓尉迟,后隋文帝赐其姓杨,袭父爵,拜陕州刺使 。从炀帝征吐谷浑于覆袁川,又从炀帝征高句丽 。613年(大业九年)率部镇压叛军,616年(大业十二年)败张金称,灭高士达,入豆子航(今山东省惠民县境内),擒格谦,是隋末镇压起叛军的主将之一 。后杨广恶其威名,调入朝,遣散兵众,叛军因而复盛,以功授礼部尚书,不久病死 。
将门出身
杨义臣,代人,本姓尉迟 。父亲尉迟崇,仕北周,为仪同大将军,率兵镇守恒山 。当时,杨坚任定州总管 。尉迟崇知道杨坚相貌非常,常常与他交结,杨坚对他很亲近 。
大象二年(580年),杨坚为北周丞相后,尉迟迥起兵,尉迟崇因与反贼是同族的缘故,把自己关在牢里,派人赴京请罪 。杨坚下书慰问他,让他乘驿车回朝,把他老是安排在身边 。杨坚代周建隋后,封尉迟崇为秦兴县公爵 。
当时尉迟义臣还年幼,养育在宫中 。不满二十岁,就已奉诏像千牛那样当侍卫几年了,杨坚给他的赏赐很多 。杨坚闲谈时曾说到过去的一些朋友,看着尉迟义臣,嗟叹很久 。因此下诏书说:“我刚受命登基时,群凶尚未平定,有识之士,有足可怀 。尉迟义臣与尉迟迥,本同骨肉 。尉迟迥既已作乱于邺城,其父尉迟崇当时在常山,统帅部队,既与尉迟迥相邻,又与尉迟迥是至亲 。他知道逆顺的大理,认识天人的意思,就陈述丹心,担心被反贼牵连,于是自己把自己抓起来,请求到丞相府来 。到北狄入侵时,他又横戈杀敌,轻生重义,马革裹尸 。他的节操表现在生死之上,他的事迹贯穿于人间地下 。即使是给他高官大赏,并让官爵延及于他的子孙,也不足以表彰他松柏一样的壮志,也不足以表彰他的节义门庭 。义臣,可赐姓杨氏,赐钱三万贯,酒三十斛,米麦各百斛,把他编入杨门家谱,作朕的堂孙 。”不久,授杨义臣为陕州刺史 。
击破突厥
杨义臣谨慎忠厚,长于骑马射箭,有将领之才,因此杨坚很器重他 。
开皇十九年(599年),突厥达头可汗进犯边塞,杨义臣以行军总管身份,率领步兵、骑兵三万人马,出白道,与突厥军相遇,交战,大破突厥 。
开皇二十年(600年),突厥又进犯边塞,雁门、马邑二地多受其害 。杨义臣出兵击破突厥,突厥败逃塞外,杨义臣率兵追击,追到大斤山,与突厥相遇 。当时,太平公史万岁率领军队也赶到了,杨义臣与史万岁合力出击,大败突厥兵 。史万岁被杨素陷害致死,杨义臣的功劳竟不被著录 。
仁寿初年(501年),杨义臣拜授朔州总管,杨坚赐给他御用的甲胄 。
大破钟葵
仁寿四年(604年),杨坚驾崩,杨广即位,汉王杨谅在并州起兵 。当时,代州总管李景被汉王的部将乔钟葵包围,杨广下诏让杨义臣去救援他 。
杨义臣率领骑兵、步兵二万,夜出西陉,快天亮时,已赶了几十里路 。乔钟葵侦悉杨义臣人马少,于是全部上阵来抵抗杨义臣 。乔钟葵的副将王拔,骁勇无敌,特善用矛肖,射他又射不中,他常带几个骑兵冲锋陷阵 。杨义臣特担心他,于是招募能够抵挡王拔的人,车骑将军杨思恩请求与王拔交战 。杨义臣见杨思恩气貌雄勇,对他说:“真是壮士!”赐给他一卮酒 。杨思恩远远望见王拔站在阵后,就把酒斛往地上一丢,策马而赴敌 。杨思恩冲了两次,都没有克敌制胜,杨义臣就又选十几个骑兵随他前去 。杨思恩于是向前猛冲,杀了几个叛军,一直冲到王拔的军旗下 。两人短兵交战,杨思恩的随从骑兵退后,于是杨思恩被王拔所杀 。王拔于是乘胜进军,杨义臣军退了十几里 。杨义臣于是赎回杨思恩的尸体,放声痛哭,三军无不流泪 。杨思恩的随从骑兵都被腰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