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的人生悲剧:刘封之死主要源于蜀汉储位之争

立储,是个大问题 。历史上几乎每朝每代都会有人卷入这样的宫廷争斗中,有人因此飞黄腾达、平步青云,也有人因此穷途潦倒,甚至身手异处 。而处在斗争中心的人,大多为此处心积虑、勾心斗角、各显其能 。而最后拍板的自然是基业上一任的领导者,当然要排除一些鸠占雀巢的例子 。所以这归根究底也只能算是皇家的家务事,我们常说的中国人好窝里斗,这应该是最为明显的表现,这才有曹值的七步诗问世,也因此影响和困扰着一代又一代的封建统治者 。而选定了一个接班人,就标志着这个集团之后的发展方向 。在我们大多数人看来,作为一个英明的领导者,他所选的接班人,虽然未必能到达他的高度,但至少的应该是个贤明的君主 。但事实并非如此,唐太宗选的接班人李治,是个窝囊废,最后将江山拱手让给了武则天;刘备的儿子刘禅,更毋须多言了,我们现在管一个懦弱无能、没有上进心的人叫做“扶不起的阿斗”,阿斗就是刘禅的小名 。此外,他还闹出“乐不思蜀”的悲剧 。当然,也有人说刘禅这是韬光养晦 。那么事实是如何呢?我们也不禁要问,刘备为什么选刘禅作为他的接班人?是他没得选择吗?此外,三国时期的刘表、袁绍他们这些人在立储问题上又是什么样的一个态度?曹操选择曹丕,虽然不可避免的又是一场同室操戈,但事实证明,只有曹操选择接班人才是明智的,这又是怎么样的一回事呢?
孟达劝说刘封,最后也让刘封下定决心不肯发兵相救关羽,乃是缘于立储一事上 。正如孟达说辞里诸葛亮说的“此家事也,问关、张可矣”,那么,关羽、张飞的态度真的就这么重要吗?
我看未必,说穿了还是刘备在定夺,当然刘备咨询下关羽、张飞的意见应该是要的 。那么,刘备在立储问题上是什么态度呢?
要了解刘备在立储问题上的态度,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刘备的几个儿子 。《三国演义》先后提到的按年龄排列有这么四个:刘封、刘禅、刘永、刘理 。其中刘封是义子,《三国志》载:刘封者,本罗侯寇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也 。先主至荆州,以未有继嗣,养封为子 。而刘永、刘理是庶子 。刘禅登基的时候十六岁,刘永、刘理应该也就十岁左右 。那么,这储君之位也就是刘封跟刘禅之争 。
但是,刘封如果稍微有点自知之明的话,都应该清楚自己有多少斤两,这储君之位不是他想争就争得了的,他争这个储君之位显然是没谱的事 。虽然当初刘备收养他,刘备未有继嗣,就是阿斗还没生出来,但现在阿斗生出来,他就一点机会也没有了 。因为真要让刘备将帝位传给一个异姓之人,那也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刘封试想想也应该知道,刘备可能将辛辛苦苦奔波劳碌半生打来的江山拱手相让,那才是咄咄怪事 。即便就算是刘备真的没有子嗣,怕也是会在关羽、张飞两个当中挑,亲疏方面这点还不好判断,但至少的关羽、张飞的忠心方面,刘备是绝无二话的,刘封就有待商榷了;或者在刘家人当中挑一个,这样刘备的帝位也才显得名正言顺,可以继续高举他的斗争旗帜,但这个可能性显然是微乎其微的 。
而刘备当时收养刘封的时候还一无所有,寄人篱下,刘封未必觉得他是攀上高枝了,刘备也未必存了立储的心思,更遑论立刘封了 。
更何况,刘备对立储一事历来就观点鲜明 。他当初曾劝过刘表改立刘琦,《三国演义》第三十四回载:表曰:“前妻陈氏所生长子琦,为人虽贤,而柔懦不足立事;后妻蔡氏所生少子琼,颇聪明 。吾欲废长立幼,恐碍于礼法;欲立长子,争奈蔡氏族中,皆掌军务,后必生乱:因此委决不下 。”玄德曰:“自古废长立幼,取乱之道 。若忧蔡氏权重,可徐徐削之,不可溺爱而立少子也 。”表默然 。当然这一切未必是实,因为刘表对刘备有猜忌之心,不大可能如此推心置腹,当然不排除酒醉误言,但这也不大可能,刘表立刘琮怕是板上钉钉的事,也最终让刘琮将荆州拱手让给了曹操 。这一来,有了刘表的前车之鉴,刘备自然不可能去做什么废长立幼的事,更遑论立一个毫不相干的刘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