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励志人物吕蒙:其后人在宋朝时候多任宰相

《三国志》等史书记载 , 吕蒙在孙权当政时受到重用 , 他曾计擒郝普、勇斗张辽、击败关羽、智取三郡 , 不仅功勋卓著 , 在当时还是发奋读书、勤能补拙的好榜样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成语都与他有关 。
据记载 , 春秋初年吕国灭亡后 , 吕氏子孙逃散到邻近的郑、晋、齐、鲁、卫等国 。如今 , 吕姓人在全国均有分布 , 甚至播迁到了海外 。
这2000多年间 , 吕姓人都经历了哪些大规模的迁徙?迁徙过程中 , 发生了哪些不寻常的故事?
北方播迁
秦汉时 , 吕氏主要在北方迁徙
据记载 , 春秋初年 , 吕国的邻居申国被楚文王攻灭 。吕国公族害怕强楚也来攻打他们 , 遂举国东迁 , 在新蔡一带重新建立吕国 , 史称“东吕国” 。
然而没过多久 , 当时较为强大的宋国举兵攻打东吕 。人单势孤的东吕很快被消灭 , 吕氏家族四散逃亡 , 来到郑、晋、齐、鲁、卫等国居住 , 从此不再显赫 。
在宗法制盛行的先秦时代 , 家族地位一旦丧失 , 族人很难重整旗鼓 , 吕氏也似乎从此销声匿迹 。史籍记载中 , “吕氏”的称号直到战国晚期才重新出现 , 这就是卫国人吕不韦 。吕氏家族潦倒到什么地步?看看吕不韦的商人出身就知道了 。所谓“士农工商” , 商人在当时是“下等人” , 比一般平民的身份还差两级 。
秦汉时期 , 吕氏主要分布于今河南、山东、山西等地 , 并主要向北、向西播迁 , 在山西西南部一带形成望族 。这时的吕氏以吕公家族为代表 , 他的女儿便是汉朝第一位皇后吕雉 , 这支吕氏家族在汉初盛极一时 。
西汉末年 , 吕尚的一支后裔迁居琅琊郡(今山东日照一带);东汉末期 , 社会动荡不安 , 一支吕氏迁居五原郡九原县(今内蒙古包头一带) , 当时著名的猛将吕布 , 便是这支吕氏家族的后裔 。
吕氏南下
曾因战乱大规模南迁
吕氏文化研究者吕明强介绍 , 吕氏南迁始于汉代 , 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有吕氏族人聚居 , 但人数尚少 。魏晋南北朝时期 , 吕氏开始大量南迁 , 尤其是永嘉之乱以后 , 迁徙规模就更大了 。这一时期 , 南方北方都出现了不少十分有名的吕氏族人 。
爱玩“三国杀”游戏的读者 , 对吕蒙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 。《三国志》等史书记载 , 吕蒙在孙权当政时受到重用 , 他曾计擒郝普、勇斗张辽、击败关羽、智取三郡 , 不仅功勋卓著 , 在当时还是发奋读书、勤能补拙的好榜样 ,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成语都与他有关 。
而同时期的吕岱、吕范两人 , 也同是孙权帐下的重臣、大将 , 他们的功劳与吕蒙相比不遑多让 。三吕同在一朝 , 可见当时吕氏在南方已经发展兴盛 。
而北方吕氏则以南北朝时期的吕光为代表 。他建立的后凉王朝 , 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由吕姓人建立的割据政权 。后凉在历史上存在了48年 , 开发了当时的西部地区 。
两宋时期
“三世四人”的吕氏家族
两宋时期是吕姓发展的鼎盛时期 , 在此期间 , 涌现出许多吕姓政治家、思想家 , 而其中最著名的 , 莫过于“三世四人”的吕蒙正家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