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话是谁说的是卫青还是汉武帝呢

“犯强汉者 , 虽远必诛!”这话到底是谁说的呢?是霍去病 , 是卫青 , 还是汉武帝呢?其实都不是 , 是陈汤 。
陈汤是条山东汉子 , 但是家穷人丑 , 不被乡亲们待见 。后来流浪到首都长安 , 有幸被富平侯张勃推荐到朝廷为官 。
眼看要混出头 , 不成想 , 在待分配期间 , 他父亲去世了 , 陈汤为了能混个一官半职 , 就没有奔丧回家 , 结果被人检举为不孝 , 被捕下狱 。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 陈汤出狱后 , 又混了几年 , 再次被人大力举荐陈汤 , 这次比较顺利 , 最终被任为郎官 。
当时 , 汉朝国力比较强 , 陈汤抓住机会 , 主动请求到外交部工作 , 几年后被任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 , 与校尉(正职)甘延寿奉命出使西域 。
这时候 , 曾经不可一世的匈奴汗国已经元气大伤 , 内外交困 , “五单于相攻” 。呼韩邪单于和郅支单于先后“遣子入侍汉廷”作人质 , 以图获得汉朝支持 。
在“南匈奴附汉”后 , 郅支单于也于公元前42年派使者到汉廷进贡 , 也称“愿为内附” , 同时要求遣还质子 。
汉元帝派卫司马谷吉护送郅支质子回国的决定 。不成想 , 一个口口声声准备附汉的郅支单于 , 竟杀害了大汉使者谷吉 , 并远遁到西域康居国 。
汉朝三次派出使者到西域 , 索要使者谷吉等人的尸体 , 郅支单于非但不给 , 还调戏汉使说:“居困厄 , 愿归计强汉 , 遣子入侍!”
郅支单于为什么敢这样调戏汉朝使者呢?因为他有两个仗势:一是地理上的距离优势 , 康居同汉朝远隔万里 , 汉朝不一定有远征西域的勇气 。
二是匈奴游牧民族的高速机动性 , 等汉军来的时候 , 就算打不过 , 也能跑掉 。
郅支单于的小算盘打得不赖 , 但他选错了时间 , 因为陈汤来了 , 虽然 , 朝廷不想大动干戈 , 但是 , 陈汤立功心切啊!
陈汤对甘延寿说:“任郅支单于发展下去 , 必定是个祸患 。趁他现在还没城池 , 直接去攻击他 , 一定可以建功立业!”
甘延寿非常同意 , 但要奏请朝廷同意后行动 。陈汤心想 , 你请示个鸡毛啊!战机稍纵即逝 , 于是假传圣旨 , 调集汉朝屯田之兵及15个西域属国的兵员 , 共计4万多人 。
甘延寿知道后大吃一惊 , 想制止陈汤这种犯法举动 , 陈汤威胁甘延寿说:“大军已经汇合 , 你不抓住战机出击 , 还算什么将领?”甘延寿只好依从他 。
公元前36年冬 , 在康居向导的指引下 , 汉胡联军鸟悄的来到了单于城 。单于城是一座土城 , 其外另有两层坚固的木城 。
匈奴人同联军展开激烈对射 。郅支单于亲自全身披甲在城楼上指挥作战 , 他的数十位阏氏也上阵用弓箭反击 。
但是 , 四万对三千的战场优势十分明显 , 郅支单于也被一箭正中鼻子 , 被迫撤回城内 , 其妻妾多人中箭死亡 , 木城上的匈奴守军溃败 , 联军趁机纵火焚烧 。
午夜过后 , 木城全毁 , 匈奴守军退入土城死守 , 联军破城在望 。正当此时 , 一万多的康居骑兵突然出现 , 对汉军作反包围态势 , 并乘天黑向联军阵地进攻 。陷入两面作战的联军攻防有序 , 成功抵挡康居骑兵多次冲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