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孙承宗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孙承宗的传奇典故( 三 )


孙承宗听了 , 有点生城隍的气 。他觉得就这么点事城隍直接对自己说就是了 , 干嘛还要托梦给自己的老师?于是孙承宗又来到城隍庙 , 面对着城隍的泥胎说道:“城隍城隍 , 我发配你到辽阳 , 待我平辽三年 , 再把你带回高阳 。”
从此 , 高阳城城隍庙里的泥胎就不翼而飞了 。后来有人再塑 , 还是会无缘无故地消失 。据说一直到孙承宗从山海关告老还乡回到高阳 , 空了好多年的城隍庙里才又有了泥胎 。
四、小鬼好大头
孙承宗小的时候上学 , 早出晚归 , 两头不见太阳 , 常常要走夜路 。这件事让玉皇大帝知道了 , 便命令阎王派出两个小鬼为孙承宗执灯照明 。其中一个小鬼为孙承宗照路 , 另一个小鬼执灯专为晃孙承宗的眼睛 , 免得让他看见小鬼真实面目受到惊吓 。从此 , 每当孙承宗上学走夜路 , 就会有两盏灯笼照着 , 明晃晃的 , 把路照得清清楚楚 。时间长了 , 孙承宗也就不以为怪了 。
有一次 , 孙承宗的家乡西庄村的一对夫妻打架 , 吵得不可开交 。丈夫一怒之下要把妻子休掉 。可是丈夫不会写字 , 便来求孙承宗帮忙 。孙承宗劝解无效 , 又被人央告不过 , 只好替他代写了一纸休书 。
这件事又被玉皇大帝知道了 。玉皇大帝认为孙承宗的行为有协助拆散夫妻之嫌疑 , 有损阴德 , 应当降低待遇 , 便命令阎王爷减掉一个为孙承宗照明的小鬼 。阎王不敢怠慢 , 立即执行 , 命令那个专门执灯晃眼的小鬼撤回 。可是这样一来 , 另一个小鬼的面目就要暴露无遗了 。天条如此 , 阎王爷也没有办法 。
就在这天 , 孙承宗又放学晚了 。这次孙承宗终于看清楚了 , 原来每天为他打灯笼的竟是一个小鬼 。只见这个小鬼赤发披散 , 青面獠牙 , 最大的特点是脑袋特大 , 原来是个大头鬼 。孙承宗看了觉得好笑 , 便随口说道:“小鬼小鬼好大头!”
那小鬼听了 , 知道孙承宗见了自己这幅尊容并不害怕 , 十分佩服孙承宗的勇敢 , 便非常认真地赞道:“榜眼榜眼好大胆!”
五、孙承宗治水
高阳县地势低洼 , 北边紧挨着白洋淀 , 十年九涝 , 治理水患是高阳人民首要的大事 。孙承宗考中榜眼走上仕途之后 , 曾经两次较长期返回故乡 , 协助当地地方官吏治水 。于是就留下了一些孙承宗治水的传说故事 。
说不清是哪一年 , 孙承宗受竖阉魏忠贤迫害 , 离开关外辽东 , 回到家乡 。这年夏秋之交 , 大雨下个不住 。城外马家河水阵阵猛涨 , 眼看沟满濠平 。防洪大堤受到危胁 。一旦河堤决口 , 高阳城就要被淹没 , 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就要泡汤 。孙承宗十分着急 , 便带着全家老小上堤防洪 。
水还在涨着 , 眼前要漫堤决口 。正在危急时刻 , 孙承宗忘记了个人安危 。他搬来一把太师椅 , 往将要决口的地方稳稳地一坐 , 以示与大堤共存亡的决心 。说也奇怪 , 河里的水立刻就不涨了 。
这时 , 水花一打 , 从水里钻出一位白须白发的老头儿 , 走到孙承宗跟前 , 恭恭敬敬深施一礼 , 说道:“孙榜眼 , 小神是水族首领 , 今年该我值年 , 龙王有命令 , 要我水灌高阳城 , 请大人启驾让路 。”孙承宗看了老头儿一眼 , 冷冷地说:“我在堤在 , 堤毁我亡 , 我是寸步不离 , 寸土不让 , 要淹高阳 , 决办不到!”白发老头儿说:“请大人不要为难小神 , 小神也是奉命行事 , 否则难以复命啊!”孙承宗说:“那好办 , 我帮你复命就是 。”于人命人拿来文房四宝 , 孙承宗写了一张纸条 , 上书“孙承宗在此 , 水神速退” , 交给了老者 。老头儿说:“我不灌高阳城 , 也总得过去啊”孙承宗说:“你可以过去 , 但只能绕城而过 , 而且不许漫过车道沟 。”老者向孙承宗行了个礼 , 说声“遵命就是” , 然后跳入水中不见了 。于是汹猛的河水化作一股涓涓细流 , 缓缓地绕城流向大淀而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