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孙承宗的民间故事和传说:孙承宗的传奇典故( 二 )


说也奇怪 , 就这一声 , 大寺坑的蛙鸣声嘎然而止 。只见那些青蛙 , 无论是碧绿小巧的“小青” , 还是灰黄土气的“老蔫” , 也无论是肥硕壮大的“花包” , 还是满身疙瘩的“老疥” , 全都干张着嘴 , 肚皮一鼓一鼓 , 就是不敢发出声音 , 或者根本发不出声音 。从此 , 孙承宗和他的同学们有了一个非常安静的读书环境 。
从孙承宗发出喝令以后 , 大寺坑的蛤蟆就一直那么哑着发不出声音 。凡在高阳县西街小学读过书 , 见过那个大寺坑的人都说亲眼所见 , 大寺坑的蛤蟆就是与其他地方不同 , 干鼓肚儿 , 不会叫 , 不由你不信 。如今大寺坑已经没水了 , 填平了 , 自然也就没有青蛙了 , 大寺坑的蛤蟆会不会叫也无法核证了 。只是那句歇后语依然在高阳人中流传 。如果形容哪个人被人家批驳得哑口无言或被气得说不出话来 , 就会说那人成了大寺坑的蛤蟆 , 干鼓肚儿发不出声儿 。
人们说 , 孙承宗从小就有一种凛凛然震慑人心的气概 。所以长大后能统帅千军万马 。他的那些部将们再调皮捣蛋 , 在孙承宗的凛然正气面前也变得服服帖帖 。说到这里 , 他们会说:“大寺坑那一坑蛤蟆算什么!”
不光大寺坑的蛤蟆 , 连天上的露水都听孙榜眼的调遣 。从孙承宗的家乡西庄村到西关学堂 , 中间有一片荒草地 , 孙承宗每天上学都要从那片草地中间的一条小径经过 。每到夏季秋季 , 荒草侵埋了小径 , 露水沾满了荒草 , 人一走过 , 鞋子、裤脚都被打湿 。一日孙承宗上学经过 , 看着草上的露珠 , 觉得讨厌 , 便说了一声:“要这些露水有什么用!”一语道毕 , 荒草繁露顿时消失 。从此 , 不管别处的露水有多大 , 这片草地就再也没有露水了 。有谁不信就去看看 , 这片草地几百年来就是不结露水 。
三、城隍发配
高阳城里有一座城隍庙 , 城隍庙里有一个泥胎 , 泥胎前面是一张供桌 , 有一年冬天下大雪 , 孙承宗和少年伙伴们在城隍庙前面一起玩滚雪球、打雪仗的游戏 。看看天色已晚 , 该回家吃饭了 , 大家都还没有玩够 , 约好明天接着再玩 。孙承宗担心第二天雪会化了 , 就滚了一个大雪球 , 放到城隍庙前的供桌上 。孙承宗拍着城隍的肩膀说:“城隍城隍 , 你给我看好这个大雪球 , 别让人偷了 , 也别让它化了 。”说罢 。和小伙伴们一道回家去了 。
第二天 , 孙承宗忙着上学 , 放学以后又忙着回家干活 , 就把这件事给忘了 。
天渐渐暖和了 , 庙里的城隍奉命看守着大雪球 , 感到越来越困难 。城隍知道孙承宗最听老师的话 , 便在夜间向孙承宗的老师托梦 。城隍对老师说:“你的学生孙承宗命令小神看守大雪球 , 已经有些日子了 。小神不敢不奉命行事 。只是这天气一天比一天热 , 要大雪球不化 , 小神神通不济 。请老师对孙承宗说说情 , 免了小神这个差使吧 。”
老师觉得奇怪 , 次日便到城隍庙去察看 , 果然看到城隍面前的供桌上有一个大雪球 。老师回到学校 , 把孙承宗叫到跟前 , 问清了事情的经过 , 便把城隍托梦的事告诉了孙承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