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密:海上之盟前宋朝和女真的关系究竟怎样?( 四 )


宋朝海运发达,图为福建泉州古船挖掘现场 。
开始于登州的宋与女真航道,一直荒废了百年之久:"祖宗以来,虽有此道,以其地接诸蕃,禁商贾舟船不得行,百有余年矣" 。重和元年(1118年)重开之时,却开始了亡国之路 。此前,一个佞臣的阿谀行为间接对宋、辽、女真三国关系的改变起到了催化作用 。宋徽宗初,任河北都转运使的梁子美,"倾漕计以奉上,至捐缗钱三百万市北珠以进 。崇宁间,诸路漕臣进羡余,自子美始 。北珠出女真,子美市于契丹,契丹嗜其利,虐女真捕海东青以求珠 。两国之祸盖基于此 。"他大量从契丹购买北珠以奉承皇帝,而北珠产自女真,必须海东青才能捕到含珠的蚌,契丹便加强了对女真的残暴索取,引起女真的反抗 。如此"蝴蝶效应"般的连锁反应,遂致辽宋灭亡 。
四、尾语
女真于宋朝的关系很早即建立,从宋太祖建隆二年(961年)开始,北宋前三朝除了中间断交20余年外,长期有政治、经济交往 。这种交往在使节形式上是单向的,只有女真使者来宋朝贡,没有宋朝使者出使回访,不对等的原因自然是双方都认可的女真属于宋朝的臣属国 。交往的主线是贡赐贸易,女真带来马匹等土特产,宋朝以赏赐形式支付价钱,双方互惠互利,"在我国家之初,女真岁以市马于中国而资富" 。在所有周边少数民族政权中,宋朝对女真是当做一个与高丽、西夏甚至辽国同等国家来对待的,并不以女真远离中原和人少地小而轻视 。在国际战略上,宋朝一直重视女真的地位(不排除后来女真强劲崛起最终摧残宋朝,史家格外关注的强调),前期有赖于其马匹,后期看重其相背的举足轻重 。正因为宋朝始终想将其拉拢并制约辽国,所以到了重和年间,一拍即合的"海上之盟"便历史性地顺理成章了 。
本文转载于《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3期,作者:程民生,因篇幅限制,有所删节并略去文献引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