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挺过美人关的真英雄:王安石不为美女所动

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 。”当年毛泽东就警告大家,有些男子汉在战场上不愧是英雄的称号,却会在糖衣炮弹面前吃败仗 。糖衣炮弹的原材料其实只有两种:一是金钱,一是美女 。对于很多大老爷们,美女比金钱更有杀伤力 。很多人面对钱财可以高风亮节,毫不动心,然而面对娇滴滴的美女,却会心猿意马,坚硬的骨头随之酥软下来 。你看那么多的大老爷们,真正过得了美人这一关的又有几个?
在这里隆重推出两个重大典型 。他们都是宋朝男人,是面对美人不动心的干部,甚至是领袖级人物 。
1、王安石
一位是王安石 。王安石官至宰相,因执意推行改革,被人称为“拗相公” 。“拗相公”有个胖太太姓吴 。吴女士特别体贴老公,见老公工作太累,想让他放松放松,于是她偷偷花钱买了一位小姐 。一天王安石睡觉时,房里一位年轻小姐在等他,他感到很奇怪:你是谁?哪里来的呀?那小姐也大惑不解:你还不知道啊,是你夫人将我买来陪你的啊!王安石想,这位小姐既然出卖自己,肯定是有难言之隐 。一问果然,这位女子的丈夫是个低级军官,一次为朝廷押送粮食,不幸翻船沉海,受到朝廷处分,倾家荡产都还不了官债,最后只好卖老婆 。王安石一听,心里好不是滋味,便问夫人买她花了多少钱 。小姐回答花了900缗 。按购买力推算,当时的900缗相当于今天20万元人民币 。王安石当即决定,这20万也不用退了,你赶快回去和丈夫一起过日子吧 。就这样,由太太送上的小姐,王安石碰都没碰一下就完璧归赵,还白贴一笔巨款 。
2、赵伯琮
【那些挺过美人关的真英雄:王安石不为美女所动】另一位是赵伯琮,后来改名赵昚 。他面对的不是一个小姐,而是一群小姐 。这些小姐也不是风月场中逢场作戏的扬花女子,而是纯真的黄花闺女,但赵伯琮经受了考验,毫无越轨的行为 。
为什么会产生这么一位千年不遇的典型?这要从宋高宗赵构挑选接班人说起 。
大家知道,宋高宗就是那位重用秦桧、杀害岳飞的混账皇帝 。宋高宗赵构即位后,虽然后宫妃嫔如云,但儿子却只有元懿太子一人,可是元懿太子却在三岁的时候就死了 。据《宋史》记载,元懿太子一出生就体弱多病,而刚刚即位的高宗面临金国的不断骚扰,于是率领群臣和后宫诸人不断南逃,疲于奔命,后宫妃嫔也跟着他东跑西颠,得不到安定的时机和优良的医疗给太子治病,太子就这样在战乱中染着重病活到了三岁 。高宗为逃避金兵侵犯,先设都城在南京应天府,后又迁到临安(今浙江杭州),从此稳定下来,赵构也由于连年逃窜惊吓过度患上阳痿的毛病,失去生殖能力,从此再没有子嗣 。
为了大宋朝廷后继有人,宋高宗只好在皇族中选嗣 。需要说明的是,宋朝自赵匡胤传位于胞弟太宗赵光义之后,一直是太宗赵光义的后代做皇帝,太祖赵匡胤一支的儿孙们反倒默默无闻了,这种情况延续到高宗赵构 。所以当高宗赵构准备收养皇儿后,朝野大臣们纷纷上书,请求立太祖赵匡胤的后代 。
据史书记载,当时大臣李回进谏说:“太祖不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弟弟太宗,是因为兄弟二人手足情深,陛下如今要立嗣,不妨效法太祖 。”还有的大臣直接指出,太祖赵匡胤的后代如今默默无闻,如同凡夫俗子一样,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为了宋室江山的千秋大业,应该从太祖一支中选嗣 。
高宗赵构见没有别的办法,同时为了博得一个好的名声,便接受了群臣的建议,在太祖赵匡胤的后裔中选嗣,于是就按着辈分的大小,在“伯”字辈的皇族中挑选了七岁以下的男童十人,再经仔细查看,最后留下了一胖一瘦两个小孩,胖的是伯玖,瘦的是伯琮 。赵构本来决定“留胖去瘦”,但恰在此时一只猫从二人身边经过,伯琮站着没动,伯玖却飞起一脚踢去,赵构看了很不高兴,说:“如此轻狂,怎能担当社稷重任!”于是便留下了伯琮,将他以候选人的身份养育在宫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