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宗为何三换太子?宋太宗为什么要两次废太子

【宋太宗为何三换太子?宋太宗为什么要两次废太子】不管宋太宗如何在文治武功上谋求超越太祖的地位,但终了太宗一朝,始终无法摆脱太祖的阴影 。太宗继位之后,面对的一个头疼问题就是如何对待此后的皇位继承 。按照“金匮之盟”约定的兄终弟及,赵廷美是皇位第一继承人,并由赵廷美传回太祖之子赵德昭 。但这是太宗所不愿意看到的 。经过种种手段,太宗终于清除了几个可能染指皇位的兄弟、侄子,为自己儿子登基扫清了障碍 。
一换太子
太宗长子元佐自幼聪明机警,长得又像太宗,颇为太宗喜欢 。元佐有武艺,善骑射,还曾经随太宗出征过太原、幽蓟 。太宗迫害廷美时,元佐颇为不满,力加营救,请免其罪,但未能成功 。后廷美死于房州,元佐得知此事,悲愤成疾,竟然发狂 。左右仆从若有小错,元佐即以刀棒伤人 。太宗命太医治理,才稍有好转 。
然而,雍熙二年重阳节,太宗召集几个儿子在宫苑中设宴饮酒作乐,因元佐病未痊愈,就没有派人请他 。散宴后,陈王元佑去看望元佐 。元佐得知设宴一事,说:“汝等与至尊宴射,而我不预焉,是为君父所弃也 。”忿气难平,一个劲喝酒 。到了半夜,索性放了一把火焚烧宫院 。一时间,殿阁亭台,烟雾滚滚,火光冲天 。太宗得知后,猜想可能是元佐所为,便命人查问,元佐具实以对 。太宗怒不可遏,欲绝父子之情 。众人营救不得,元佐被废为庶人 。有人说元佐是在装狂,以表示对父亲的不满和对皇位的拒绝 。
二换太子
在元佐焚宫这件事中,有一特殊人物,即陈王元佑 。宴会后,陈王元佑去太子元佐府中,不知说了什么竟惹得太子元佐纵火焚宫,而后太宗认为太子元佐宫中起火并非偶然,决意废太子元佐为庶人,陈王元佑是否对太宗说过什么,也难以查明 。雍熙三年七月,陈王元佑改名元僖,并封开封尹兼侍中,成了准皇储 。
赵普上《谏雍熙北伐》奏疏,颇得太宗嘉赏 。后来准皇储元僖也上疏论及伐辽之事,为太宗采纳 。太宗、元僖和赵普在处理对辽事宜方面有了很多的共识 。元僖见太宗优待赵普,便与赵普交好,更是上疏建议太宗重新任用赵普为相 。端拱元年,赵普第三次为相,威权一时又振 。竭力支持和拉拢赵普的准皇储元僖也晋封许王,更加巩固了皇储地位 。赵普罢相后,准皇储元僖又与另一位宰相吕蒙正关系密切 。
然而,事不如人愿 。淳化三年十一月,准皇储元僖早朝回府,便觉得身体不适,不久便去世了 。太宗极为悲伤,罢朝五日,赠皇太子,并写下《思亡子诗》 。元僖之死,据传是其侍妾张氏下毒所致 。元僖不喜正妻李氏,宠爱张氏 。张氏欲下毒毒杀李夫人,但误毒死元僖 。张氏恃宠骄横,对奴婢稍不如意即予以重罚,甚至有棰死者,但元僖并不知情 。张氏又逾越制度葬其父母 。太宗后来探知其事,大怒,遣使按问 。张氏自缢身亡,左右亲吏都被处罚,其父母坟墓亦被毁去 。太宗又下诏停止元僖的追赠仪式,降低其葬礼的规格 。元僖本得太宗喜爱,又与宰相交好,朝中还有不少大臣建议立他为太子,本是春风得意之时,却死于非命,而死后又被太宗所厌,实是可叹 。
三换太子
元佐被废,元僖暴死,储位空缺,冯拯等人上疏请早立太子 。这是个敏感问题,太宗正为此心烦,便将冯拯等人贬到岭南 。自此以后没有人敢议论继承问题 。不过,太宗本人被箭伤所扰,也知该早立储君,便就此私下询问寇准 。在寇准的支持下,襄王元侃被立为太子,改名恒 。
太宗册立太子,大赦天下,京师人见到太子都欢呼道:“真社稷之主也!”太宗得知后很不高兴,召寇准说:“四海心属太子,欲置我何地也?”皇帝尚在世,太子如此深得人心,自然为皇帝所忌,有哪个皇帝不想权力为自己所操控呢?况且早在安史之乱中,太子李亨遥拜唐玄宗为太上皇而自立为帝;五代以来,子侄逼宫之事更是史不绝书,因此太宗心中不痛快 。幸得寇准说:“陛下择所以付神器者,顾得社稷之主,乃万世之福也 。”太宗听后才消气,请寇准喝酒,大醉方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