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历史疑案:李自成之妻高氏最终死在哪里?

姚雪垠同志在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中 , 塑造了李自成妻高氏的形象 。这个形象是否有“高、大、全”之嫌?人们是有议论的 。但是 , 透过小说描绘的战马嘶鸣、旗鼓征尘 , 面对高氏的斗争业绩 , 我们不禁要掩卷遐想:三百多年前的历史舞台上 , 是否真的活动着高氏其人?她的真实的历史面貌 , 又是怎样的呢?
回答是肯定的:在波澜壮阔的明末农民战争中 , 确有高氏其人 。但是 , 在浩如烟海的明清之际的史料中 , 有关高氏事迹的记载 , 却少得可怜 。这里 , 就让我们摭拾史笈中的吉光片羽 , 看一看高氏的战斗生涯吧 。
高氏叫什么名字?生于何年?历史上均无记载 , 已无从考见 。随着李自成农民大起义的失败 , 在清初某些反动文人的笔下 , 李自成横遭诋毁 , 他的妻子也常被株连 , 脸上给抹个一团黑 。有本叫做《甲申剩事》的书 , 说高氏是李自成掳掠得来的 。这完全是诬蔑 。有的史学家认为 , 高氏是明末农民军前期的著名领袖高闯王的女儿 。高闯王 , 叫高迎祥 , 一名高如岳 , 陕西安塞人 。迎祥有膂力 , 善骑射 , 早在天启末年 , 即竖起了起义大旗 , 称闯王 。按照《明史》的说法 , “高迎祥者 , 自成舅也” 。如果这种说法可靠的话 , 那么自成与高氏 , 原是表兄妹结亲 , 真是亲上加亲了 。自成与高氏 , 是何时成亲的?无从得知 。不过 , 李自成正式投入高迎祥的大营 , 称为闯将 , 是崇祯四年(1631) 。这年 , 李自成25岁 。也许自成与高氏 , 正是在崇祯四年间戎马倥偬中结为终身伴侣的?亦不得而知 。有了自成的辅佐 , 迎祥如虎添翼 , 革命声势 , 迅速壮大 。
崇祯九年(1636) , 高迎祥在盩厔遭到明孙传庭军的伏击 , 不幸被俘牺牲 。此后 , 李自成继承高迎祥的名号 , 称李闯王 。高氏一直随军征战 。
【明末历史疑案:李自成之妻高氏最终死在哪里?】
崇祯十六年(1643) , 李自成历经艰难险阻后 , 军事上转入优势 , 连获大捷 , 攻克西安 , 建立了政权 。国号大顺 , 大概是顺天应民之意 。据谈迁著《北游录》和其他一些史书记载 , 李自成曾聘请女诗人邓太妙 , 为“后宫内师 , 与妻女讲毛诗” 。(按:毛诗 , 即《诗经》)看来 , 高氏和她的女儿(这位女孩子叫什么名字 , 同样也是史无记载 , 不得而知)都是识字的 , 而且有一定的诗歌素养 。说到邓太妙 , 确实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子 。她精刺绣 , 工绘画 , 善书法 , 更擅作诗 。她的丈夫文翔凤在世时 , 与她同游未央宫遗址 , 她曾赋诗谓:“诗人醉卧未央宫 , 笑弄晴霞映酒红 。落叶渐随寒蝶舞 , 高秋爽气碧烟空 。”高氏母女能与这位多才多艺的老师朝夕相处 , 实在是赏心乐事 。后来 ,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大起义 , 被满汉地主阶级联合绞杀后 , 邓太妙被清将强掳入京 。路上 , 她口占一诗:“三峰一别不复还 , □□□□和泪弹 。妾与王嫱同薄命 , 学骑胡马度阴山 。”字字血泪 , 显示了诗人的强烈愤懑 。而据《明季北略》记载 , 邓太妙在“流离于幽燕”之际 , “邮墙旅壁 , 泼墨留题” , 其中的七绝《秋思》流传甚广 。诗云:“蒹葭一望碧连山 , 袭袭轻风拂翠鬟 。秋色亦知亡国恨 , 却教落叶尽成斑 。”正是:天地改容后 , 草木亦知悲 。在才华绝世的女诗人笔下 , 亡国之恨 , 一泻无余 , 感人至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