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张柬之和狄仁杰在历史上各扮演了什么角色

导读:狄仁杰(630年?-700年) , 字怀英 , 隋唐武周时的著名宰相 。狄仁杰刚正廉明 , 执法不阿 , 以身护法 。狄氏任大理丞 , 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 , 涉及到一万七千人 , 无冤诉者 。狄氏有知人之明 , 先后举荐了张柬之、桓彦范、敬晖、窦怀贞、姚崇等数十位干练的官员 , 皆为唐朝中兴之臣 , 朝中政风为之一变 。有人对他说:“天下桃李 , 悉在公门矣” 。狄仁杰回答:“举贤为国 , 非为私也” 。狄仁杰甚至敢于犯颜直谏 , 力劝武则天立唐嗣 , 唐祚得以维系 。狄仁杰的一生在上承贞观之治 , 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 , 为国贡献卓著 。
张柬之(625年-706年) , 字孟将 , 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 。张中进士后任清源丞 。689年以贤良征试 , 擢为监察御史 。后出任合州、蜀州刺史、荆州长史等职 。狄仁杰向武则天推举之 , 武则天将其提升为洛州司马 。不数日 , 狄仁杰再荐之 , 称其“可为宰相 , 非司马也 。”遂得以升为秋官侍郎 , 过了一个时期 , 升位宰相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 , 张柬之与桓彦范、敬晖等乘武则天病发动政变 , 图谋恢复唐朝皇室政权 。此前 , 张柬之已引杨元琰为右羽林将军 , 随后又任命敬晖、桓彦范、李湛为左右羽林将军;并说动右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参加密谋 , 掌握守卫皇宫的北门禁军 。政变初始 , 张柬之等率羽林兵五百余人 , 迎太子李显由玄武门入宫 , 复辟唐朝国号 , 是为唐中宗 。因功擢天官尚书 , 封汉阳郡公 , 后升郡王(张柬之为汉阳王、崔玄暐为博陵王、桓彦范为扶阳王、袁恕己为南阳王、敬晖为平阳王 , 称为五王) 。不久 , 张遭武三思排挤 , 武三思以张等五大臣诬陷韦后为由 , 通过唐中宗颁布诏令 , 将五大臣流放边疆 。张柬之被流放陇州 , 气愤致死 。
【揭秘:张柬之和狄仁杰在历史上各扮演了什么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