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次出使西域的张骞:用一双脚踏出了条丝绸之路( 三 )




大月氏当年被匈奴人赶出故土,辗转迁徙,在张骞到来的时候刚占领了大夏王国,盘踞在巴克特里亚一带 。这里曾是希腊化世界的重镇,相当富庶 。汉武帝得到的情报虽然基本准确,只有一点小小错误,那就是大月氏根本就不想找匈奴报仇 。他们现在是贫农当上小地主,刚过上几天好日子,现在忽然冒出来一个人,鼓动他们联合某个一万多里外的国家,拿起武器,砍翻北方的头号强国,杀回贫瘠的老家去,他们怎么会听?对,以前是和匈奴有点过节,还损失了大王的个把脑袋,但做人嘛最重要的是开心,都这么小心眼怎么过日子?大月氏不肯听张骞的提议 。张骞在那儿呆了一年多,始终得不到准确答复,只能离开大月氏,回国复命 。
回去的时候张骞没敢走老路,很聪明地换了一条路走,然后又被逮着了 。这次单于还是没有杀他,照样拘禁在匈奴 。过了一年多,单于去世,发生了一场内战 。匈奴一片混乱,没人顾得上张骞 。公元前126年,张骞趁乱带着妻子和一个叫堂邑父的属下逃回了汉朝 。至于张骞在匈奴生的孩子,史书上没有交代他们的下落 。
从张骞出发到他返回长安,已经过去了十三年 。一百多人跟着张骞前往西方,回来的只有张骞和堂邑父 。损失如此惨重,也没能和大月氏结盟,按理说这是一次失败的旅程,可实际上它一点都不失败,相反,它这是汉朝历史上最伟大的一次外交活动 。张骞虽然没有完成他的使命,却把一个词带到了汉武帝面前,这个词叫天下 。
凿空西域
在张骞离开的这些年里,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战争已经打起来了,但还没有明确结果,双方都在酝酿下一步的决战,就在这个时候,张骞回来了 。张骞和汉武帝的会面,在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他向汉武帝提供了西域的第一手资料,力劝皇帝开拓西域,联合乌孙、大宛、安息等国,共同对付匈奴 。这还是对匈奴的外交战略,等张骞说到后来,目光则已经超越了匈奴问题 。张骞建议汉武帝同时开拓西南,打通往印度的通道,这样汉朝等于全面打开了通往西方的大门 。从长安到费尔干纳,到药杀水,到咸海,到印度,甚至一直远到伊朗和罗马!到在张骞之前,还没有任何一个人想过要开拓如此遥远的地方 。张骞描绘出了一个壮丽的未来:“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 。据说汉武帝的反应是:悦 。
五年后著名的河西之战,很可能就是源于这次会见 。公元前121年,汉朝军队斩敌数万,从匈奴手里占领了河西走廊,断匈奴右臂,为汉朝打开了通往西域的大门 。两年后,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这次再也没有匈奴人能抓捕他了 。张骞带着三百多名随员、数量巨大的财物,来到了乌孙,又派出副使前往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 。这次出使标志着汉朝和西域的外交联系正式确立,司马迁称之为“凿空西域”,所谓凿空,也就是开通大道之意 。自此,张骞的名字成为了汉使的标杆 。他曾被封为博望侯,在他去世之后,汉朝派往西域的使者也大多都称博望,以此来取信于各国 。
成百上千的汉朝人沿着张骞的道路,蜂拥到了西域 。使节的后面,就是商队 。丝绸之路一点一点成长起来 。苜蓿、石榴、葡萄,也经由这条道路传入中国 。许多人都赚到了利润,尤其是作为交易中间人的安息等国 。但是对汉朝政府来说,经营西域始终是个巨大的负担 。直到东汉,每年用在西域的固定开支还有七千多万钱 。至于说政治搭台,经济唱戏,靠经营丝绸之路来以商养政,那是我们现代人的思路 。对于汉武帝来说,这是古怪念头,而且事实上也难以做到 。汉朝政府眼里的丝绸之路从来不是摇钱树,而是个赔钱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