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发动政变如何诛杀韦皇后?韦后怎么死的( 四 )


可是,仅仅一句“钟绍京之果”显然还不足以服人 。还有没有别的证据呢?《旧唐书·玄宗本纪》开列了一个策划政变的成员名单 。名单包括我们提到过的刘幽求、普润、葛福顺等六个人,但是,唯独没有提到钟绍京 。《旧唐书》是依据当时的实录修成的史书,也是我们研究这段历史最可靠的史料 。《旧唐书》不提钟绍京参与策划政变,恰恰证实了我们的猜测 。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钟绍京不开门是常理,开门倒成了特别的果敢,换言之,李隆基此刻贸然拜访钟绍京,本身就是一种冒险!可能有人会有疑问,既然禁苑如此重要,李隆基为什么不提前跟钟绍京打好招呼呢?我觉得,李隆基这样做是经过考虑的 。钟绍京是李隆基的朋友,但他也是五品官,官职不低,生活不错,因为书法艺术水平高超,还经常给人写两笔字,能拿点润笔费,小日子过得挺滋润 。这样一来,他的顾虑也就比较多 。如果提前告诉他,万一他不同意,或者走漏消息,李隆基这边的风险就大了 。
反过来,如果事先不告诉他,突然从天而降,钟绍京在仓促之际倒有可能念及旧情,同意开门 。再退一步讲,就算他不答应,凭李隆基身边带的几十个人,特别是有李宜德这样的高手强攻,还怕拿不下钟绍京夫妇吗?所以不如索性来个突然袭击 。结果一试验,钟绍京果然开门了 。这样一来,这次冒险就算有惊无险,一举成功 。李隆基顺利地进入禁苑,也就成功地度过了政变的第一个考验 。
从韦皇后临朝称制到李隆基举兵仅仅只有19天,而这19天的周密策划,也充分显示出了李隆基的胆识和谋略 。在李隆基等人成功地进入禁苑后,政变也就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禁苑位于宫殿的北门外,而宫殿的北门之内就是皇帝所在的后宫 。要想一举拿下韦皇后,关键就在于守卫北门的禁军 。那么接下来,李隆基将遭遇怎样的考验呢?
三、诛杀韦皇后
第二个考验便是能否取得禁军的支持 。有人可能想,葛福顺他们不是已经决定支持李隆基了吗?没错,但这只是葛福顺他们几个军官的个人决定,能否得到士兵的响应还有待检验 。李隆基到钟绍京家里没多久,葛福顺他们也来了 。几个人等到二更,夜深人静,出门一看,只见天上正降流星雨,一颗颗硕大的流星闪着白光划过夜空,就像雪花飘落 。眼看发生了这样的天象,和尚普润和军师刘幽求赶紧说:这就是改换天命的象征啊,我们动手吧 。紧张时刻,再坚强的人都需要安慰,这一句话,其实也就是一种战争动员,一时间群情振奋 。这时候,李隆基趁热打铁,对葛福顺他们说:诸位报效国家、博取功名的时刻到了!你们打算怎么办啊?葛福顺马上说:您就看我们的吧 。说完直奔万骑和飞骑的营房 。韦皇后在万骑和飞骑系统一共派了四个将军,除了女婿武延秀住在宫里,其他三个人都在军营之中,天色已晚,他们早就睡着了 。葛福顺仗着自己是万骑的军官,大摇大摆走进营房,手起刀落,顷刻之间,三个人的脑袋已经落地了 。把几个将军解决完,葛福顺这才大叫起来:韦皇后毒死先帝,想要篡权!今夜我们就要给先帝报仇,立相王当皇帝!谁要是三心二意,帮助逆党,我会株连三族,决不轻饶!葛福顺也是万骑的老长官了,平时威望很高,再加上韦皇后派来的几个将军滥用刑罚,早就失了人心,现在眼看着几个将军的首级都在葛福顺手里,万骑和飞骑的士兵纷纷表态,坚决跟着葛将军!这样,两支禁军就算争取过来了 。
那么,这一步是不是冒险呢?相当冒险 。试想,如果韦皇后派去的几个将军防范严密一点,葛福顺没有顺利得手;或者虽然杀死了几个将军,但是士兵们并不拥护葛福顺,那形势不就危险了吗?可是,历史事实就是,这两种危险都没有发生,葛福顺非常轻松地就拿下了军队 。这样一来,政变的第二个考验又顺利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