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来中国8大最传奇不败名将:八位不败战神!

中华五千年浩瀚的历史大幕中,闪烁着无数璀璨的将星,然而究其一生从未尝败绩的确是屈指可数,以下列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8位(按时代排序) 。
一、兵圣——孙武
字长卿,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之师、东方兵学的鼻祖 。出生于公元前535年左右,春秋时期齐国乐安(今山东省广饶县)人,具体的生卒年月日不可考 。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受任为将 。领兵打仗,战无不胜,与伍子胥率吴军破楚,五战五捷,率兵6万打败楚国20万大军,攻入楚国郢都 。北威齐晋,南服越人,显名诸侯 。所着《十三篇》是我国最早的兵法,被誉为“兵学圣典”,置于《武经七书》之首 。被译为英文、法文、德文、日文,成为国际间最著名的兵学典范之书 。
二、一统六国的悍将——王翦
与白起、廉颇、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而军事生涯中未败一役的似乎只有他一个 。
【有史以来中国8大最传奇不败名将:八位不败战神!】王翦少年时期就喜爱兵法,事奉秦始皇征战 。始皇十一年(前236年),王翦领兵攻破赵国阏与(今山西和顺),拔九城,夺取赵漳水流域 。十八年又攻打赵国,历时一年,攻陷赵都,虏赵王迁,赵王降,赵成了秦的一个郡 。次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刺杀秦王 。秦王于是派王翦将兵攻打燕国,击破燕军主力于易水西,燕王逃到了辽东,王翦平定了燕蓟,得胜而归 。秦使王翦子王贲击楚,还击魏,魏王降,遂定魏地 。
三、大汉飞骑——霍去病
河东郡平阳县(今山西临汾西南)人 。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为骠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以800人歼2028人,俘获匈奴的相国和当户,并杀死匈奴单于的祖父和季父,勇冠全军,受封冠军侯 。
元狩二年(前121年)春,汉武帝任命十九岁的霍去病为骠骑将军 。于春、夏两次率兵出击占据河西(今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地区的匈奴部,歼4万余人 。俘虏匈奴王5人及王母、单于阏氏、王子、相国、将军等120多人,降服匈奴浑邪王及部众4万人,全部占领河西走廊 。匈奴为此悲歌:“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 。”同年秋,奉命迎接率众降汉的匈奴浑邪王,在部分降众变乱的紧急关头,率部驰入匈奴军中,斩杀变乱者,稳定了局势,浑邪王得以率4万余众归汉 。元狩四年(前119年)春,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22岁)各率骑兵5万分别出定襄和代郡,深入漠北,寻歼匈奴主力 。霍去病率军北进两千多里,越过离侯山,渡过弓闾河,与匈奴左贤王部接战,歼敌70400人,俘虏匈奴屯头王、韩王等3人及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乘胜追杀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内),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兵锋一直逼至瀚海(今贝加尔湖) 。经此一战,“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 。他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每战皆胜,深得武帝信任 。留下了“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千古名句 。元狩六年(公元前117)病卒,年仅24岁(虚岁) 。
四、北伐之志——祖逖
字士稚,范阳逎县(今河北涞水)人 。东晋初期著名的北伐将领 。著名的“闻鸡起舞”就是他和刘琨的故事 。建兴元年(313年),祖逖带着随他南下的部曲百余家北渡长江,“中流击楫”宣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至淮阴后,一面冶铸兵器 。一面招募流散,得两千多人后开展北伐,面对当时凶蛮的北方部族,北伐军势如破竹,曾一度收复黄河以南大片土地,但及后因朝廷内乱,在他死后北伐功败垂成 。祖逖亦是一位极受人民爱戴的将领,他死后,所辖的豫州人人都好像父母离世那样悲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