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晚年为何能从97个孙子中记住12岁的乾隆?

长到十多岁,孙子才有机会见到祖父,这在爱新觉罗家中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因为康熙皇帝的孙子实在太多了,一共九十七名,政务缠身的老皇帝只见过不到其中的一半 。一见到这两个孩子,老皇帝不觉放下了手中的酒杯 。哥哥弘历简直让康熙过目难忘:他身材颀长,容貌清秀,特别是两只秋水般澄澈的眼睛里流动着不同寻常的灵气与沉静……
康熙初见12岁乾隆:到底喜欢这个孙子什么?
康熙六十一年,爱新觉罗家族中两个最伟大的人物,康熙皇帝和后来的乾隆皇帝,在圆明园首次见面了 。不过弘历当时年仅十二岁,他不可能了解这次偶然的会面对自己乃至对国家将会产生多么重大的影响 。

那是康熙生命中最后一个春天,圆明园牡丹台前数百本牡丹开得正艳 。雍亲王提出请父皇来家中赏牡丹,老皇帝欣然应允 。
老皇帝愿意到胤禛家里来坐坐,因为在十几个如狼似虎的儿子当中,只有这个四阿哥从来没有表现出对皇位的特别渴望,也似乎没有参与任何与竞争储位有关的阴谋 。这个貌不惊人的老四,擅长草书,精研佛法,在别的皇子为皇位打破头的时候,他却坐在书斋中修身养性,一派闲云野鹤之姿 。不过,四十四岁的雍亲王也并非平庸之辈 。皇帝偶尔交给他一些临时任务,比如安排太后丧事,清查仓米发放弊端等,他都完成得迅速周到,给皇帝留下了颇深的印象 。
【康熙晚年为何能从97个孙子中记住12岁的乾隆?】
康熙晚年,经常到四阿哥的赐园中去散心游玩 。据《清圣祖实录》统计,皇帝晚年共幸临胤禛的赐园圆明园十一次 。除了胤祉外,其他皇子从来没有享受到过这样的恩荣 。这当然是因为四阿哥的家让他感到安全和放松 。
三月十二日傍晚,皇帝驾临牡丹台,把酒临风,心情愉快 。
很多历史学家都说,把弘历介绍给康熙,是雍亲王精心策划的一个步骤 。不过康熙并没有察觉到这一点 。在父子闲聊之际,胤禛闲闲地提起:"您的两个孙子打生下来还没机会见到圣颜呢 。"
老皇帝随口答道:"好啊!上次我听侍卫说你有个儿子书读得很好 。把他们俩叫出来我看看 。"
长到十多岁,孙子才有机会见到祖父,这在爱新觉罗家中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因为康熙皇帝的孙子实在太多了,一共九十七名,政务缠身的老皇帝只见过不到其中的一半 。
一见到这两个孩子,老皇帝不觉放下了手中的酒杯 。
弟弟弘昼没有给皇帝留下太深的印象,但哥哥弘历却让康熙过目难忘 。这孩子相当与众不同 。他身材颀长,容貌清秀 。特别是两只秋水般澄澈的眼睛里流动着不同寻常的灵气与沉静 。刚才行礼的时候,皇帝注意到他一举一动既敏捷得体,又不慌不忙,一点也没有这个年龄段孩子常有的紧张局促 。跟在他身后的同岁的弟弟弘昼就明显拘束很多 。
凭着丰富的阅人经验,老皇帝确信这个孩子与众不同 。他慈爱地招招手,让弘历站到自己面前,询问起他的功课 。弘历落落大方地背了几段经书,从头到尾清晰地讲解了一遍 。
一阵喜悦攫住了康熙的心脏 。他见过的所有孙子当中,这一个无疑是最出色的 。
过了几天,老皇帝派太监来到圆明园,命雍亲王写下弘历的"八字",呈皇帝亲阅 。
又过了几天,康熙再次驾临圆明园,吃了一顿饭后,宣布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决定:要将弘历带回宫中养育 。

在康熙众多的孙子中,弘历本来是极不起眼的一个 。他于康熙五十年(1711)诞生于北京城内的雍亲王府 。母亲是二十岁的普通格格钮祜鲁氏 。
曾经有许多历史学家误以为乾隆的生母是大家闺秀,是因为她姓"钮祜鲁氏" 。确实,有清一代"钮祜鲁氏"被列为"八大家",是最有名的姓氏之一 。这个姓氏名臣辈出,也出过许多后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