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美国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是怎样被解职的?

导读:二战与朝鲜战争期间,两任总统多次召麦克阿瑟回国述职,他均以军务在身而推脱 。根据麦克阿瑟的要求,达成的妥协是在华盛顿与麦克阿瑟总部之间的地点同总统会晤:与罗斯福的会晤是1944年7月在檀香山,总统携参谋长莱希同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麦克阿瑟、太平洋战区总司令尼米兹研究战场形势;与杜鲁门终其一生的唯一会晤于1950年10月在威克岛举行,时间不过3小时,麦克阿瑟甚至谢绝了杜鲁门共进午餐的邀请,匆匆飞回东京 。
1951年4月10日15时,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了两份文件(见文末附件),一份是给驻日盟军最高统帅、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军远东总司令、美国陆军远东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的命令,告知解除他以上职务并移交给马修·李奇微中将,命令立即生效;另一份是就麦克阿瑟解职一事提交新闻界的公开声明 。两份文件都是正式的,任何一份的公开即意味着解职令的生效 。
麦克阿瑟的解职对于当时的交战双方以及关注朝鲜战争的各国都是重要事件 。
中国近年出版的官方资料(如军事博物馆编《抗美援朝战争纪事》,解放军出版社2000年版)都只说有过麦克阿瑟解职一事,而未加任何评论 。但在民间话语及有文学色彩的书刊中,与麦克阿瑟解职相联系的关键词是“美军战败”,这可能源于当年的宣传材料如:
[新华社13日讯]美国远东侵略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已因在指挥侵略朝鲜的战争中遭受朝鲜、中国人民武装的严重打击而下台 。这是中朝人民抗美斗争的胜利 。
《人民日报》4月15日时评称“麦克阿瑟的下台,是中朝人民抗美斗争的新胜利,也是世界人民反对侵略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一个胜利……很显然,麦克阿瑟是在中朝两国人民的抗美斗争的铁拳打击下倒台的;它标志着美国帝国主义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的失败,世界人民反对美国侵略保卫世界和平的胜利 。”
这也算是历史沉淀的无奈吧 。
美国方面关于麦克阿瑟解职的原因说来话长,相关的文字资料、档案难以计数,简单说就是总司令与前线统帅不能合作 。
高官解职的事古今中外都有,这里只说当时用的什么方式将麦克阿瑟解职以及解职后发生的事情 。
白宫决定让麦克阿瑟本人早于其部属与公众获知被解职的消息,在确认麦克阿瑟亲自收到解职命令后白宫再发布总统声明 。不仅如此,还决定派专人当面送交解职命令,而不是由东京陆军通讯部门将收到的白宫电报送交麦克阿瑟的副官,副官再递交麦克阿瑟 。
杜鲁门没有要求麦克阿瑟辞职而是下令解除其职务的做法其实略带惩罚的含义,之前的1950年9月,杜鲁门认为国防部长约翰逊不能胜任,采取的是温和方式,即让约翰逊辞去职务由马歇尔接任 。但如此规定命令送交方式、生效方式显然又照顾了麦克阿瑟的面子 。其时陆军部长佩斯正在东京,是恰当的送信人选 。国防部长马歇尔通知佩斯立即到朝鲜去并等待进一步指令,解职电报避开陆军通讯系统而是由国务院发给在釜山的美国大使穆乔,由穆乔转交佩斯,然后佩斯飞回东京当面交给麦克阿瑟 。
白宫之所以如此慎重处置解职事项,是因为麦克阿瑟问题的特殊性:
1. 麦克阿瑟资格老、威望高,一战时就在美国驻欧远征军任旅长、师长等职,一战后曾任西点军校校长、陆军参谋长(1930~1935年) 。二战时任盟军西南太平洋战区总司令,二战后任驻日本盟军最高统帅 。麦克阿瑟是美军10名五星上将尚在任的4人之一,依陆军部长佩斯的说法,“当麦克阿瑟是陆军参谋长时我还在宾州一所预科学校里呢” 。佩斯当然认为给麦克阿瑟送解职令是非常触霉头的事,他设想这样去送信:我到麦克阿瑟总部,把门铃一按,把解职命令往门口一塞,然后拼命跑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