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农奴制改革成功的原因主要是统治者的支持

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俄国近代历程中重要的一个历史事件,俄国农奴制由来已久,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俄国的历史发展影响深远,伴随着国内农奴起义反抗不断,国际环境恶化的现状,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开始着手推进农奴制改革,但是农奴制改革的目的并不是真的解放农奴,那么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实质到底是什么呢?
俄国农奴制改革
农奴制改革的推行不仅是为了应对国内的农民起义,同时也是国内农奴主意识到改革的必要性,鼓励推行改革是必然的,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维护自身利益的一场改革 。尽管农奴制改革规地主将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农民只需要缴纳一定的赎金,并且解除农奴主与农民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 。
农民可以自由到城市的工厂打工参加生产,这也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但是这些都只是改革带来的积极正面的效应,由于改革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土地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改变,仍然是地主所有权,农民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好处,反而更加遭受农奴主的剥削 。
所以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实质是沙俄政府与农奴主勾结起来对农奴的新一轮剥削敲诈,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实质是为了维护沙皇统治,是一场自上而下的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改良 。但是由于其本质只是对农民的奴役由土地剥削变为工役剥削,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国内资本主义的萌芽发展 。
俄国农奴制改革措施
1861年对于衰败的俄国来说意义巨大,因为这一年是俄国民族历史命运转折点,是俄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里程碑 。因为这一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解除农奴制的措施,开始在全国推行农奴制改革,那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到底俄国农奴制改革措施是怎样的 。
俄国农奴制改革措施
俄国农奴制改革措施在很多方面都有较大的突破,首先规定农奴在人身自由上的解放,他们不再依附于某个农奴主,农奴可以担任职务参与政府管理和商业活动,并且地主不能干涉农奴的自由 。农奴可以支付赎金赎买地主的土地进行耕种,但是土地的性质没有发生改变,仍然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只是拥有使用权 。
只是俄国农奴制改革最主要的措施 。在其他方面也有具体的改革措施 。在教育方面,鼓励各地办学,扩大办学规模,引进西方教材和技术 。在思想上,容许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冲击了社会腐朽的传统思想 。
在经济上,扩大商业发展,兴办工厂,鼓励消费,引导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借鉴西方技术,扩大本国市场,但是同时抵御外国资本的进入,为本地企业提供庇护;在政治上,允许公共权力机关招聘农民,建立地方自治机构,给普通民众一定的政治权利 。改革的措施尽管涉及很多方面,但是这些措施在执行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的得到落实,农民的权利还是没有得到保障,这是由于其阶级属性确定的 。
俄国农奴制改革成功原因
【俄国农奴制改革成功的原因主要是统治者的支持】经常将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中国的洋务运动三个运动进行比较,因为这三个国家都是从封建专制制度向西方学习,但是最终的结局是不同的 。俄国农奴制改革成功原因是我们值得思考和借鉴的 。
俄国农奴制改革
都知道,任何改革都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可能只改动社会的某个层次,其他层面的改革都需要同步进行,相互配套 。俄国农奴制改革算是比较成功的一次改革,因为最后改革给俄国沙皇统治带来了新的机遇,并且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社会矛盾暂时得到缓解,经济社会发展明显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