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介绍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是什么

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了废除俄国农奴制的法令,正式宣布了俄国农奴制社会的终结 。俄国农奴制改革内容规定了农奴有人身自由的权利,并且有权合法拥有动产和不动产;农民能够担任公职和工商业;买卖农奴的行为被禁止 。
俄国农奴制改革
【简要介绍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是什么】地主对农奴的生活不得干涉;土地虽然仍然归属地主所有,但是农奴可以出钱向地址赎买,以此得到一定数量的分地;农民依然归村社统一管理 。
俄国农奴制改革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政治:鼓励地方自治,建立地方自治机构 。俄国于1864年颁布并实行《省,县,地方机构法令》,依据这个法令,俄国大部分地区纷纷建立了自治会议及其行政机关 。
司法:改革将旧的等级审判制度统统废除,并建立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对于一般的案件将实行公开审判 。
教育:对办学大力支持和表彰,加强了大学自主权,同时对于西方文化加以肯定,允许各校及图书馆引进西方书籍 。
思想:西方资产阶级思想进一步影响俄国社会,越来越多的俄国百姓看到了农奴制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之间的差距,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人们纷纷要求改革,以资本主义形式来实现社会的发展 。
经济:改革增加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同时借鉴西方先进技术,制定促进工业发展的改良政策,使得俄国经济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得到飞速发展 。
为什么说俄国农奴制改革不彻底
为什么说俄国农奴制改革不彻底呢?19世纪,欧洲及美国的工业革命席卷大半个地球,很多国家都效仿他们开展工业革命 。在第一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俄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手工业、制造业的发展规模都不断在扩大,大量的资本主义家涌现,对劳动力需求不断的在增加 。
俄国农奴制改革
而此时的俄国仍然实行封建落后的农奴制,农民整天无条件的为地主工作,没有人身自由权 。农奴制严重的束缚了农民劳动力,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顺利发展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导火线是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由于俄国长期处于封建农奴制,压制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俄国经济不断地走向衰败 。
农民的思想封建落后,皇权意识浓厚 。战争失败后,使俄国政局动荡不安,民怨沸腾,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一些资本主义家认清了农奴制的弊端,向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请求改革 。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农民获得了自由身,为资本主义提供了劳动力 。
俄国农奴制的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道路 。但是这是一场统治者进行的改革,就意味着改革具有不彻底性,仍然存留在大量的封建残余 。奴隶制改革并没有改变土地占有制度,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仍然被地主和资本主义压迫着 。俄国农奴制的改革并没有实质的改本俄国的现状,而是使农民生活得更困苦 。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1861年,俄国农奴制进行改革以后,俄国宣布进入了资本主义阶段 。但是,由于这次改革是由统治阶级实行的,是很不彻底的,因而不可避免地保留了大量封建农奴制残余 。
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是巨大的 。首先,改革并没有改变地主土地占有制 。贵族地主依旧控制着大量土地:地主将良田和整块的土地霸占,而将零星的土地和难以种植的沙地分给农民;地主将自己的土地楔入农民的土地之中,使得农民不得不以高价租种这些楔形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