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臣向敏中生平简介向敏中是怎么死的

向敏中(949年-1020年4月23日),字常之,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大臣 。父向瑀,曾任后汉符离令 。
太平兴国五年(980年)进士及第,历任工部郎中、给事中等 。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拜同平章事 。受任后,向敏中谢绝客人,门庭寂静无声,真宗因而称赞说:“敏中大耐官职!”咸平五年(1002年),复拜相 。
晚年因买薛居正宅院,并与张齐贤争娶左领军卫将军薛惟吉遗孀柴氏,被指责“洁之操蔑闻”,贬户部侍郎,出知永兴军 。
天禧四年(1020年)去世,年七十二岁,真宗为其废朝三日,追赠太尉、中书令,谥号文简,后加赠燕王 。有文集十五卷 。
北宋大臣向敏中生平简介
向敏中的父亲向瑀,在五代后汉时曾任符离县令 。向瑀性情严肃刚毅,只有向敏中一个儿子,他亲自教育督促,不假脸色 。向瑀曾对向敏中的母亲说:“光大我门庭的,是这个孩子 。”向敏中后随向瑀赴调京城开封,有书生从门前经过,看见向敏中,对邻居的母亲说:“这孩子风骨秀异,尊贵而且年寿高 。”邻居的母亲把这件事告诉向敏中家,等到出来时,书生已不见了 。向敏中二十岁,父母相继去世,但他能刻厉自立,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贫寒 。
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向敏中考中进士,授官将作监丞、吉州通判,就地改任右赞善大夫 。获转运使张齐贤举荐,受征入朝,任著作郎 。太宗在便殿召见向敏中,他对答明畅,得到太宗的称许,被任命为户部推官,出任淮南转运副使 。当时掌领外郡财计的人,都因权宠自尊,所到之处令人畏惧,向敏中不崇尚威察,以礼对待同僚部下,勤于劝勉,致力于整治选拔人才 。有人推荐他有军事才能,太宗召他入朝,打算任命他为诸司副使 。向敏中恳切辞谢,便进献所写的文章,加官直史馆,遣还淮南任职 。因太宗耕藉恩典,越级升任左司谏,入朝任户部判官、知制诰 。不久,暂代判大理寺 。
当时没收祖吉的赃钱,分别赐给执法官吏,向敏中援引钟离意推脱宝珠之事,独独没有接受 。妖尼道安的案件,牵连到开封判官张去华,张去华是敏中的岳父,向敏中因此必须请求不参预审判定案 。不久法官都被贬斥,向敏中还是因亲戚连累落职,出任广州知州 。入朝辞谢时,向太宗当面叙述此事,太宗因此感动,答应不到三年召他回朝 。第二天,升任职方员外郎,派遣他去上任 。
广州兼掌管市舶事务,前任知州多涉及讥议 。向敏中到荆南,预买药物前往广州,他在任无所需求,以清正廉洁闻名 。就地升任广南东路转运使,召为工部郎中 。太宗用飞白体书写向敏中及张咏二人的姓名交付中书省,说:“这两个人,是名臣,朕将任用他们 。”左右侍臣因而称赞他们的才能,二人一同被任命为枢密直学士 。
当时通进银司台负责出纳书奏,由枢密院管领,颇多壅塞阻遏,有时至于遗漏失误 。向敏中据实奏说此事,担心边远地区有失事机,请求另外设置机构,任命官员专门视事,校正簿书典籍,太宗下诏命向敏中与张咏掌领这个机构 。太宗想要大加任用向敏中,当权大臣忌妒他 。恰逢有人说向敏中在法寺时,皇甫侃监无为军榷务,因贿赂败露,写信给朝廷大臣要求从轻发落,向敏中也接受了此信 。事情下传到御史台,审察事实,曾经有书信送到向敏中家,向敏中看到了他的名字,没有打开信封就打发使者离去 。不久捕捉得皇甫侃的私僮诘问此事,说那封信不久被丢进筒中,埋在临江驿传房舍 。赶紧往驿站挖掘得到书信,封题如故 。太宗大为惊异,召见向敏中,安慰赏激,便决定升用向敏中 。不久,拜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 。从任郎中到这时一百多天,越级提拔如此 。当时西北用兵,枢密院的职责,专门负责图谋计议,向敏中明辨具有才能谋略,遇事敏捷,凡是两边道路、关卡、不定期的集市的地方,莫不周知 。至道初年,升任给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