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仁宗时名相王曾生平简介王曾是怎么死的

王曾(978年—1038年12月21日),字孝先,青州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北宋仁宗时名相 。
王曾少年孤苦,善为文辞 。咸平年间,王曾连中三元(解试、省试、殿试皆第一),以将作监丞通判济州 。累官吏部侍郎,两拜参知政事 。曾规谏真宗造天书、修宫殿之事 。宋仁宗即位后,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以计智逐丁谓,朝廷倚以为重 。后罢知青州 。景祐元年(1034年),召入为枢密使,次年再次拜相,封沂国公 。因与吕夷简不和,一同被罢免,王曾出判郓州 。宝元元年(1038年)卒于郓州,年六十一,赠侍中,谥文正 。有《王文正公笔录》 。
北宋仁宗时名相王曾生平简介
早年经历
王曾祖上于唐末五代时避难居于青州益都,遂定居于此 。王曾八岁而孤,叔父王宗元收养了他 。少力学,他眉目如画,一表人才,为人端厚,进止有礼,闲时平居,寡言少语,拜同里张震为师 。他才思敏捷,擅长诗文,研习文史 。
状元入仕
咸平五年(1002年),王曾中廷试第一名,他此前在乡试、会试中亦为第一,因而成为“连中三元”之人 。当时著名文学家杨亿见到王曾所作之赋后,赞叹说:“这是辅佐帝王的人才 。”金殿传胪后,王曾被授予将作监丞,向叔父王宗元报喜 。他信中写道:“曾今日殿前,唱名忝第一,此乃先世泉州王审邽积德,大人不必过喜 。”
以监丞通判济州 。回京,奉召试学士院,宰相寇准对王曾感到很惊奇,特地考试政事堂,授予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三司户部判官 。
后以监丞升任济州通判 。被召回京后,召试学士院,宰相寇准对王曾感到很惊奇,特地让他在政事堂考试,其后授职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三司户部判官 。
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盟”签订后,宋、辽之间派遣特使聘问,国书上称辽为北朝,宋自称南朝 。王曾认为:“称契丹的国号就足够了 。”因使者已经出发,最终没有更改 。
后升任右正言、知制诰兼史馆修撰 。当时各地都上奏祥瑞出现,王曾入朝进对时,真宗向他谈及此事 。王曾劝真宗不要居功自骄 。等到真宗开始“东封西祀”、大建玉清昭应宫时,臣下都不敢劝谏,王曾却上奏五大害用以劝谏 。前例任用郎中之职判大理寺,真宗想重新沿用这一官制,特地任命王曾任此职 。并且对王曾说:“刑狱,是国家的一项重要制度,如今将以此职委屈你了 。”王曾叩头致谢 。赐钱三十万,于是请求自己征召幕僚,作为一项规定 。又升任翰林学士 。真宗曾于晚上坐在承明殿,召王曾应对许久,退朝后,真宗派内侍告诉王曾说:“朕十分想见你,因此来不及身着朝服见你,请你不要以为朕慢待你 。”
王曾其后主管审刑院 。以往对于违背制书无论是故意还是过失,都被判罚服劳役两年,王曾请求只对接受皇帝亲自下诏者才予以判刑 。不久有违制者,王曾于是以过失论处 。真宗说:“按你所说,这样就没有违反制书的人了 。”王曾说“:天下无限广大,又怎能人人都知道皇帝的诏令,像陛下所说,也不再有犯过失罪的人了 。”真宗领悟了,最后依从了王曾的建议 。
入朝拜相
又升任为尚书主客郎中,知审官院、通进银台司、勾当三班院,以右谏议大夫为参知政事 。
因受宰相王钦若排挤陷害,罢为尚书礼部侍郎、判都省,离京出任应天知府 。民间曾谣传有妖像飞帽一样飘来飘去,到了晚上就抓人,从京师以南,人们都为此害怕 。王曾下令晚上打开里门,有胆敢说妖者马上逮捕,最终没有妖怪 。又调往天雄军,复任参知政事,升任吏部侍郎兼太子宾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