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流乾隆帝一生最爱的五个女人:死后与她们合葬!( 四 )


NO2、千古第一宠妃——慧贤皇贵妃高氏
慧贤皇贵妃高氏乃包衣高氏出身,大学士高斌之女 。本为汉人,却被雍正相中封为了宝亲王弘历的侧福晋,这使高氏一跃成为宝亲王藩邸仅次于富察氏嫡福晋、那拉氏侧福晋之后的第二位侧福晋 。。高氏虽然一生无子无女,但乾隆依旧非常宠爱她,登基后仅二十一天,就将她封为了贵妃,同时还下令将高氏的母家从包衣抬为镶黄旗 。后来举行册封贵妃的仪式时,乾隆又让高氏特别享有了公主王福晋和三品以上命妇到她的寝宫向她跪拜叩头朝贺的礼仪 。
雍正帝驾崩,刚即位二十一天的乾隆帝就封高氏为贵妃,使之超越藩邸第一侧福晋那拉氏(乾隆初封为娴妃)成为乾隆后宫仅次于皇后的第二尊贵的人物 。并于雍正十三年九月,在尚未改年号前下旨:“贵妃之外戚,著出包衣,入于原隶满洲旗分 。”从而使贵妃高氏成为乾隆朝唯一得享皇帝亲自抬旗的特例后妃(乾隆元后继后本身就出身上三旗,不需抬旗) 。在乾隆二年,乾隆帝为雍正帝守孝的孝期满后正式册封后妃大典时,高氏被册封为贵妃,只有她和皇后一样,享有了公主王福晋和三品以上命妇到她的寝宫向她跪拜叩头朝贺的礼仪(在十多年后高氏贵妃去世后册封娴贵妃,纯贵妃,嘉贵妃这些由妃嫔逐步晋升上来的贵妃时 。乾隆以“初封即系贵妃,与由妃嫔晋封贵妃者不同,前者位份尊贵,所以得享公主王福晋大臣命妇的叩头 。由妃嫔逐级晋升贵妃的则不同,未便照初封即系贵妃的典礼”为由取消了贵妃的应享公主福晋命妇齐集叩头的大典) 。在生活中,高氏也享有较高的待遇 。纯皇御制诗二集《填仓日》中,记录了她在圆明园独居在紧邻九洲清晏西侧的景色绝佳的茹古涵今韶景轩,与皇帝寝宫九州清晏西路的“乐安和”隔岸相对,而皇后与其他随侍妃嫔则集体住在九州清晏中轴东路“天地一家春” 。在紫禁城中,贵妃居住在乾隆年间皇帝偶尔起居之所的咸福宫和御花园之间的储秀宫 。储秀宫前殿悬挂着乾隆皇帝亲笔书写的大匾:“茂修内治”,与乾隆皇帝为其皇后所居住的长春宫而亲题的“敬修内则”匾相辅相成 。在《心写治平》图中,只有皇帝、皇后和贵妃三人是乾隆元年郎世宁亲笔所画,此图中贵妃和皇帝皇后一样身着明黄龙袍(按例贵妃只能着金黄龙袍,太后、皇帝、皇后、皇贵妃级别才能使用明黄色) 。
乾隆十年元旦,高氏旧疾复发,乾隆为了让她心情好一些,将她晋封为了皇贵妃,谁知三天后,高氏便因病逝世了 。
乾隆对高氏的离去十分伤心,亲自为她拟定了谥号“慧贤”,而富察皇后眼见丈夫给高氏定的谥号为“慧贤”二字后,心中十分羡慕,又想到自己的身后也是要定谥的,于是悲从中来,一时间不禁泪流满面,哭着对颇感诧异的丈夫说道:“我朝皇后谥号的前一个字必定都是‘孝’这个字,如果日后能让我谥号中的另一个字为‘贤’,我一定会终身勉励自己,让自己的所作所为都配得上这‘孝贤’二字 。”
这本来就不是什么大事,何况妻子都流着泪请求自己了,乾隆当然没有不答应的理由 。所以富察皇后逝世后,除了“孝”这个字是清朝皇后皆有的谥号外,另一个“贤”字,也就在慧贤皇贵妃定谥的这一天确定了下来,日后孝贤皇后又与慧贤皇贵妃一同葬入裕陵地宫 。而与慧贤皇贵妃、孝贤皇后最先一同葬进裕陵地宫的,还有乾隆的另一位宠妃哲悯皇贵妃 。
NO3、哲悯皇贵妃富察氏
哲悯皇贵妃,富察氏 。佐领翁果图之女 。雍正初年成为皇四子弘历的侍妾 。雍正六年五月二十八生皇长子永璜,九年四月生皇二女 。但是,富察氏命运不佳,就在弘历即位前两个月,即雍正十三年七月初三病死了 。乾隆二年十二月,乾隆追封他的这位最早的妻子为哲妃 。乾隆十年正月又以哲妃生育皇长子,追晋为哲悯皇贵妃 。金棺暂安于静安庄殡宫,乾隆十七年与孝贤皇后、慧贤皇贵妃同日入葬裕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