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行动》的突击队长,从龙套到影帝,终成人生赢家

今年春节档真正的黑马当属《红海行动》,这部大片直接点燃了大家过节的热情,每一声实打实的枪响、每一次真枪实弹的发射,都在耳边清晰可闻 。
红海行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它不强调个人英雄主义,更加讲究团队合作,片中“蛟龙突击队”的每位成员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
尤其是张译扮演的队长杨锐,沉着冷静,在8对150的绝对劣势下运筹帷幄,带领小队成功解救人质 。
他的一句“我想把所有人质都救出来”,让许多观众都拍手称快,我们感受到杨锐勇气与担当的同时,也更加好奇演员张译究竟是怎样的人?
戏里他是硬汉队长
张译戏里戏外反差很大,同剧组的哥们儿杜江曾说:
“译哥,他在电影中的形象与生活中的反差最大,戏里他是队长,经常要发号施令,带领整个小队冲锋陷阵,但生活中他就比较温和,很安静,较少出门,译哥很爱读书,喜欢在院子里种菜!”
可是很奇怪的,只要他一穿上那身军装,马上整个人的气场都不一样了 。电影里的杨锐即使没有拿枪,也像一把随时准备出鞘的匕首 。
导演林超贤选择曾有十年军龄的 " 老兵 " 张译,除了他当过兵,还有他身上的那种文人气质,这是肩负责任的指挥员所特有的 。
即使离开军队十年了,但张译身上那股军人的 " 魂 " 仍在 。
在张译看来,这个角色是整个队伍的灵魂人物 。
“你要负责和上级保持随时沟通,失联时你必须要自己做主 。作为队长,杨锐的内心是很沉重的,他内心最大的任务除了作战指挥外,其实是希望能够保证所有的战友安全返回总部,这是他心心念念的一件事 。”
张译曾演过不少军人角色,比如《士兵突击》《我的团长我的团》等,
实际上他本人曾服役于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话剧团,还在特战部队和侦察兵部队体验过生活 。10年的军涯旅程,如今终成影帝,事业辉煌迎娶央视女主持人为妻 。
不过这次《红海行动》则需要他把以往的所有经验归零,蛟龙突击队是海军特种部队的精英,对于队员要求极高 。
在取景地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张译和其他七位成员参加了正式训练,内容包括侦查、搜索、行军、持枪、投弹等基础练习 。
离开军队十年,此次重装上阵对张译来说并非易事,
他是突击队的8位演员中唯一当过兵的,属他年龄最大,但他却坚持用队长的标准要求自己 。
剧组在北非取景近四个半月,拍摄时曾遭遇暴雨、龙卷风、沙尘暴等极端天气 。
那些还不算什么,最困难的是开拍没多久他就摔伤骨折 。
“在摔下去的第一时间,极端痛感过去之后,我就一直在和导演讲‘对不起’这三个字,因为我知道男一号摔伤对一个剧组的打击太大了,因为你一个人要面临耽误500至800人的工作,这种压力很难承受 。”
骨折之后的第三天,张译因其他事务回国,也做好了放弃角色的最坏打算 。
幸好在广州治疗时,他和医生一起想到了一个办法——穿“免负重靴”来帮助行走,
穿上后能把受伤的脚踝箍住,所有力量集中在小腿,基本可以一瘸一拐地走路了 。
当他坐着轮椅回到拍摄现场时,连外籍工作人员都带头为他鼓掌 。
之后,在非洲的红海片场总能看到一个坐着轮椅的“瘸腿”演员,
导演一说开始,他就扔掉拐杖,抄起枪该跑跑,该跳跳 。
就这样他凭借自己的毅力坚持了下来,接近痊愈时,电影也快杀青了 。
没有轻而易举的男主角,也许正是曾经当过兵的经历,才塑造了他骨子里的刚硬,也才有了沉着睿智的蛟龙突击队长—杨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