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的陵墓在哪?清乾隆皇帝葬于哪个陵墓?

裕陵是清入关后第四帝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皇帝的陵寝,位于孝陵以西的胜水峪,始建于乾隆八年(1743),乾隆十七年告竣,耗银170多万两 。地宫内葬乾隆皇帝、孝贤、孝仪两位皇后,慧贤、哲悯、淑嘉三位皇贵妃,共计六人 。这六个人前后入葬时间,经历了四十七年之久 。
裕陵建筑
裕陵的规模稍逊于孝陵,但建筑的壮美、工艺的精湛皆居清陵之冠 。自南向北依次建有神道、神功圣德碑亭、华表、神路桥、牌楼门、神道碑亭、神厨库、朝房、班房、下马牌 。隆恩门内建有东配殿、西配殿、隆恩殿、焚帛炉、玉带桥 。陵寝门内建有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宝城、宝顶、地宫 。所有这些建筑都不同凡响,尤其是地宫与隆恩殿,令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 。其规制既承袭了前朝,又有展拓和创新 。
裕陵最有特点的是玉带桥和其地宫 。裕陵地宫是清陵开放的地宫中,最有艺术价值的,是石雕艺术宝库 。裕陵地宫还包括了大量的佛教内容,经文、佛像随处可见 。乾隆帝是个“风流天子”,生前酷爱文艺,吟诗成集,御笔文墨举国广布,至今仍到处可见 。他广收名画名帖及珍异古玩,生之同屋,死之同穴 。曾多次至陵寝,为孝贤皇后酹酒题诗,还把他的诗句制成雕漆挂屏悬挂在隆恩殿内的暖阁中 。一座隆恩殿聚金敛玉,琳琅满目,堪称奇珍异宝大陈列 。
裕陵全景
裕陵的特征
一、石像生设置8对,比其祖父康熙帝的景陵多了麒麟、骆驼、狻猊各一对,虽数量少于孝陵,但种类却与孝陵一样 。
二、裕陵大殿东暖阁辟为佛楼,供奉各式佛像及大量珍宝 。以后帝陵纷纷效仿,成为定制 。
三、陵寝门前的玉带河上建有三座规制相同的一孔拱桥,龙凤柱头栏杆,桥两端以靠山龙戗住望柱 。这三座拱桥徒刑优美,雕工精细,在清陵中仅此一例 。
四、地宫内布满了精美的佛教题材的雕刻:三世佛、五方佛、八大菩萨、四大天王、二十四佛、五欲供、狮子、八宝、法器、佛花以及三万多字的藏文、梵文经咒,雕法娴熟精湛,线条流畅细腻,造型生动传神,布局严谨有序,堪称"庄严肃穆的地下佛堂"和"石雕艺术宝库" 。
昔日豪华陈设
隆恩殿东暖阁的佛楼上,设花梨木边柏木心紫檀木雕花供柜一座,须弥座上嵌珊瑚十二个、松儿石八块;柜上设紫檀木佛龛一座,外帘随穿假珠灯二对,铜灯二对,铜匾对一副;玻璃欢门十扇,内供铜胎佛一尊,手捧大东珠一颗,连托重一钱,随檀香嵌玻璃背光座 。紫檀木供桌一张,上供象牙佛九尊,金七珍一份,八宝一份,奔巴壶一对,内插孔雀翎和吉祥草,八铃一件 。紫檀木案八张,上供铜胎八大菩萨八尊,各随檀香嵌玻璃背光座;案上各供八宝一份,金塔一对,金檀城一对,随紫檀木座 。珐琅盆珊瑚树一对,随紫檀木座 。珐琅五供一份,随紫檀木香几 。香靠烛、香花瓶内插穿珠花二枝,每枝上饭粒大的珍珠三十二颗、兰宝石一块、红宝石二块 。穿珠欢门幡一堂 。象牙灯二对,象牙匾对一幅 。佛龛前设红白毡垫一份,上铺栽绒拜毯一件,随黄布挖单一件 。
神龛内靠北墙,正面挂御笔雕漆挂屏一件,两旁挂御笔雕漆对一副,两旁边悬挂御笔雕漆挂屏一件 。东、西墙悬挂御笔雕漆挂屏各一件,各随黄布套一件 。靠北墙宝床一张,楠木制,上铺白毡、红毡各一条,上设黄缎绣金龙坐褥、靠背、迎手一份 。褥上设金洋皮长匣一件,内盛圣容二轴 。左设红漆雕匣一件,内盛白玉如意一柄,上拴汉玉豆三个 。左设瓷痰盒一件 。紫檀木长方罩盖匣一件,内盛洋瓷珐琅表二件 。宝床一张,左设紫檀木罩盖匣一件,内盛孝贤皇后輓诗一套计二册 。填漆罩盖匣一件,内盛挂轴二轴,明代书画家文徽明“春秋荣枝”一轴,元代书画家柯九思“临九成宫醴泉铭”一轴 。雕漆匣一件,内盛唐狮砚滴一件,紫檀木座 。紫檀木二层罩盖匣一件,内藏汉玉宝二方,汉玉印色园盒一件 。紫檀木长方罩盖匣一件,内盛成窑五彩盅二件 。填漆二层盒一件,内盛手卷四卷:上层为元代大书画家赵孟頫“秋郊饮马图”一轴、宋末元初画家钱选“孤心图”一轴;下层元代邓文原章草真迹一轴、赵孟頫书“道德经”一轴 。宝床上,右边设紫檀木嵌银片字罩盖匣一件,内盛定瓷小盅一对,紫檀木座 。紫檀木提梁匣一件,内盛白玉靶盅一件,紫檀木商丝座 。填漆方匣一件,内盛哥窑园洗一件,紫檀木座 。紫檀木描金匣一件,内盛汉玉三喜壁一件,紫檀木座 。填漆长方匣一件,内盛册页二册,分别为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和南宋画家马远的真迹册页 。左边设方几一张,上设御笔、“十全老人之宝”说玉册十片,随黄缎套一件 。右边设方几一张,上设玉宝一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