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夺下隋朝江山是一次成功的抄底

隋炀帝于公元613年东征高丽 , 押粮官杨玄感欲发动兵变 , 请来好友李密做参谋 , 李密出了上中下三策:上策 , 封死隋炀帝东征的归路;中策 , 西取关中 , 观望天下;下策 , 攻取龙头股洛阳 。而文武双全的杨玄感却选中了下策——
杨玄感“斩仓”不彻底兵败身死
杨玄感长途挺进洛阳 。6月初才发布文告起兵 , 到6月中旬 , 前锋居然已杀到洛阳宫城的太阳门 。可事实证明 , 杨玄感确实追高了!
洛阳城确实是隋朝百官家属所在地!可正因为是太太团所在 , 隋朝将士才焕发出高昂的战斗激情 。洛阳守将樊子盖死守城门 , 杨玄感轮番猛攻 , 就是不进球 。拖得久了 , 隋朝的前锋、中场、后卫都回来救洛阳这个大球门 。东征高丽的来护儿前锋不等隋炀帝下命令就回兵救场 。东征总队长隋炀帝也紧急回到涿郡(今北京) , 坐镇指挥 。
更恐怖的是 , 杨玄感当初以为他起兵 , 天下会响应 , 结果除了一些草莽英雄落魄子弟 , 天下郡县级别的地方政府无一个响应的——隋朝的行情虽然下滑 , 但还没下滑到底部 , 所以他振臂一呼 , 响应他的只有回音 。李密劝告:“咱们快快斩仓吧 , 放弃龙头股 , 去关中 。”
上苍总是很耐心地给人一个又一个机会 , 杨玄感放弃了龙头股 , 解除对洛阳的包围 , 降低仓位 , 转向西边发展 。
然而 , 军队经过弘农郡时 , 当地的百姓拉住杨玄感的马头 , 苦劝他取下弘农再西行 。杨玄感也想在彻底斩仓前再获取点利润 。因为弘农郡有优质资产:粮草 。于是杨玄感留下来攻城 , 天下大盘瞬息万变 , 岂容得你贪恋那么一小点盈利?这点盈利很可能是市场留给你的毒丸 。杨玄感才离洛阳 , 又因弘农被套牢 。隋朝各路大军一拥而上 , 围住这位仁兄一阵狂殴 , 杨玄感请人杀死自己 , 然后被隋军剁成肉酱烧成灰烬 , 满门抄斩 。
这是第一个追高者杨玄感的可悲下场 。杨玄感追高追死了 , 但上天还是再给了一次机会 , 当然不是给杨玄感 , 而是给了杨玄感的残余势力:李密 。
李密为何走上杨玄感追高的老路?
李密当时也被捕 , 但机智的他逃脱了 。公元616年 , 当远在山西太原的李渊还在犹豫着要不要起事的时候 , 李密认识了王伯当 , 王伯当把他介绍给了瓦岗军头领翟让 。李密投靠了瓦岗军这家大公司 , 并交出漂亮的业务单:616年10月27日 , 李密精心设计大海寺伏击战 , 击杀隋朝名将张须陀 。凭这张业务单 , 李密渐渐掌握了瓦岗军这家公司 。有了资本 , 有了业绩 , 李密下一步剑指何方?居然还是洛阳!
理由:洛阳是龙头股 , 多粮仓 , 而天下人正处于饥饿当中 。攻下并打开粮仓 , 有了粮就有了人 , 百万大军一夜可成 。拿着隋朝的资本跟散户们分红 , 自己不出本钱 , 又能聚集散户人心 , 何乐而不为?617年2月 , 瓦岗军攻下洛口仓 , 散粮给百姓 。
此时 , 太原的李渊尚无动静 。李密在盈利的道路上 , 远远跑在李渊的前头 。有杨玄感的教训在前面 , 李密为何选择了自己制定的下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