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唐太宗李世民对哪四个男人魂牵梦系?

导读:佳人已逝 , 断肠人无尽追思 , 皇帝也不例外 。如 , 李夫人死后 , 汉武帝思念过甚 , 听说方士“能致其神” , 便令其做法 , 自己在别处“遥望见好女 , 如李夫人之貌 , ……又不得就视”(《汉书·外戚传》) 。再如 , 杨贵妃死后 , 唐玄宗除了“命工貌妃於别殿 , 朝夕往 , 必为鲠欷”(《新唐书·后妃传》)外 , 也曾请过四川道士用法术招引杨贵妃的魂魄 。为解相思之苦 , 为了再看爱妃一眼 , 刘彻和李隆基这两位大名鼎鼎的帝王 , 可谓煞费苦心 。在没有影像技术的汉唐时期 , 这实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其实 , 这种国产的“人鬼情未了” , 唐太宗也曾搞过一次 , 只不过他想见到的人不是伉俪情深的长孙皇后 , 而是宰相马周 。
【揭秘:唐太宗李世民对哪四个男人魂牵梦系?】据《新唐书·马周传》记载 , “自周亡 , 帝思之甚 , 将假方士术求见其仪形 。”此外 , 《新唐书》还记载了唐太宗与另外三个男人的梦里相见:杜如晦死后 , “忽梦见如晦若平生”(《杜如晦传》);魏徵病重时 , “梦徵若平生 , 及旦 , 薨”(《魏徵传》);虞世南死后数年 , “梦进谠言若平生”(《虞世南传》) 。唐太宗是否做过这些梦 , 只有他自己知道 。如果单纯是“作秀”邀名 , 唐太宗完全可以多编造一些梦境 , 毕竟先他而去的大臣不在少数 。那么 , 唐太宗为何偏偏对杜如晦、虞世南、魏徵、马周这四人念念不忘呢?刘秉光认为 , 无论是刻意追魂 , 还是睡中生梦 , 都唐太宗的真情流露 , 都寄托着他对四位良臣的一份哀思 。
杜如晦是唐太宗早期的肱股之一 , 为人善断 , 史书上称他“剖断如流” 。断 , 是判断的能力 , 也是决断的魄力 。发动“玄武门之变” , 离不开长孙无忌、房玄龄、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人的蓄意谋划 , 更少不了杜如晦的精准剖断 。在万事俱备的情况下 , 什么时候动手 , 成为最关键的号角 。时局险象环生 , 战机稍纵即逝 。没有杜如晦的准确判断 , 李世民未必敢起事;没有杜如晦的最后决断 , 李世民未必能成事 。说白了 , 李世民能够先发制人 , 能够登上帝位 , 能够实现抱负 , 能够建立伟业 , 杜如晦功不可没 。这一点 , 李世民心里最清楚 。所以 , 杜如晦去世时 , 唐太宗“哭为恸” , 谥曰“成” 。一次 , 唐太宗吃甜瓜时想起了杜如晦 , 命人“辍其半奠焉” 。杜如晦成功剖断 , 成人之美 , 唐太宗即使在梦里也不会放过他 。
在历史上 , 虞世南是以文人、书法家的面孔出现的 。虞世南是“唐初四大家”之首 , 他的字刚柔并重 , 骨力遒劲 , 深受唐太宗的喜爱和推崇 。在书法领域 , 唐太宗也是个行家 , 他的字雄浑苍茫 , 劲健飘逸 , 与虞世南的字有同宗互补之功 。一有闲暇 , 唐太宗便和虞世南切磋 , “无日忘之” 。虞世南本身就是近臣 , 而艺术上的相互仰慕 , 更加拉近了君臣之间的距离 , 难怪唐太宗会发出“世南于我犹一体”的感慨 。此外 , 虞世南还经常借讲史之际规调劝谏 , 陈述昔日帝王得失 , 唐太宗因此更加亲礼于他 。虞世南死后 , 唐太宗非常失落 , 甚至用钟子期和俞伯牙的传奇故事 , 来形容他和虞世南的知音关系 。虞世南离去 , “东观中无复人矣” , 唐太宗也只好借助缥缈的梦境 , 与艺术上的老伙计琴瑟交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