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出塞究竟是福还是祸?可能比在皇宫中生活更幸福

从《西京杂记》到马致远的《汉宫秋》 , 经过一千多年的演绎 , 王昭君的故事被定型成了这样子:一个芳华绝代的女子被送到皇宫禁苑之中 , 却因为不肯贿赂画师而被丑化 , 不得皇帝召幸 , 独处冷宫 。匈奴单于知悉了王昭君的天人之姿 , 发兵来犯 , 西汉不敌 。王昭君为免生灵涂炭 , 自愿和番 , 却在汉番交界的黑水河投水自尽 。
所谓“一去紫台连朔漠 , 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 , 环佩空归夜月魂 。”然而 , 古往今来 , 无数文人骚客们不断咏叹的平沙落雁的荒凉 , 昭君出塞的悲苦实在和真实的历史相去甚远 。甚至可以说 , 昭君怨不过是后世文人的穿凿附会 。
王昭君 , 名嫱 , 字昭君 , 于西汉元帝建昭元年(前38年)被选入宫 , 成了一名宫女 。王昭君在汉元帝的后宫中呆了整整五年 , 这是一个女人一生中青涩却极为美好的年华 , 却只能以最卑微和痛苦的方式存在着 。她不是皇帝的宠妃 , 不能在后宫之中呼风唤雨;她也无法做回寻常的女儿家 , 嫁一个如意郎君 , 儿女成群承欢膝下 。她的一生似乎已经注定 , 注定在老皇帝呜呼哀哉后成为白居易笔下“颜色如花命如叶 , 命如叶薄将奈何”的《陵园妾》 。“山宫一闭无开日 , 未死此身不令出 。”如此 , 孤苦一生 。
汉元帝竟宁元年(前33年)春天 , 呼韩邪单于第三次朝见大汉皇帝 , 并提出希望能娶汉家公主为妻 。
和文学作品中演绎的匈奴大举来犯汉朝不敌正好相反 。这个时候的匈奴经历了五单于争立 , 相互攻击绞杀的内乱 , 最终分裂为两部 。呼韩邪单于为求自保而归附于汉王朝 , 郅支单于则被迫迁至西域之西 。汉元帝建昭三年(前36年) , 西汉大将甘延寿、陈汤追击至康居地区 , 歼灭了郅支单于 。
如今 , 呼韩邪单于是以番属客臣的身份朝觐大汉天子的 。而王昭君的身份也说明了这一点 。在西汉王朝过去对匈奴的和亲历史中 , 都是将宗室之女以公主的身份远嫁漠北 , 这些女人实实在在都是刘姓皇族的金枝玉叶 。嫁给呼韩邪单于的王昭君则不同 , 她只是掖庭后宫中一个籍籍无名的美人而已 。这个时候的汉王朝已经无需用自己的皇女来笼络匈奴单于了 。
十九岁的王昭君终于得以走出汉家天子的宫禁 , 以汉家公主的身份 , 并被尊为“宁胡阏氏” , 她为呼韩邪单于诞下的儿子也被封为右日逐王 。有着西汉王朝雄厚国力作为支撑 , 我们可以想见 , 王昭君在匈奴的地位是非常尊崇的 。在匈奴 , 她可以拥有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广阔世界 , 而继续留在汉元帝的后宫之中 , 她永远都是任人欺凌宰割的卑微宫女 。
也许有人会说 , 王昭君国色天香 , 以前只是因为汉元帝不识得所以才未召幸 。《后汉书》中不是有记载吗 , 呼韩邪单于辞行的时候 , “昭君丰容靓饰 , 光明汉宫 , 顾景斐回 , 竦动左右 。帝见大惊 , 意欲留之 , 然难于失信 , 遂与匈奴 。”
《后汉书》的记载是真是假姑且不论 , 但有一点却是真真切切的 , 就在王昭君远嫁塞外的竟宁元年 , 汉元帝也驾崩了 。即便汉元帝看上了王昭君 , 并将她留在身边 , 也改变不了她成为一名白头宫女 , 做一个悲惨的为先帝守陵的“陵园妾”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