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出塞究竟是福还是祸?可能比在皇宫中生活更幸福( 二 )


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的时候 , 后者年岁已长 , 两人婚后两年 , 呼韩邪单于便去世了 。这个时候 , 王昭君曾上书汉成帝 , 希望归汉 。但汉成帝敕令王昭君“从胡俗” 。
何谓“胡俗”?这里是指匈奴人的“嫂婚制” , 即迎娶后母及嫂子的婚俗 。在《汉书?匈奴传》中记载:“父死 , 妻其后母;兄弟死 , 尽妻其妻 。”直斥其“无冠带之节 , 阙庭之礼 。”这大概就是人们同情王昭君的主要原因 。后世文人甚至杜撰了依据匈奴的风俗 , 王昭君必须再嫁给亲生儿子 , 最后服毒自杀的内容 。
【王昭君出塞究竟是福还是祸?可能比在皇宫中生活更幸福】匈奴的“嫂婚制”的确是讲究人伦大防的中原文明所无法接受的 。但我们也需要知道 , 汉代的婚俗和后来被礼教压抑扭曲的男女关系差距非常大 。甚至可以说 , 汉代的婚俗相当的开放和自由 , 没有女子节烈的观念 , 寡妇再嫁是寻常之事 。这里我们可以举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汉武帝的母亲王娡 。
王娡原本是有夫之妇 , 年纪轻轻嫁给了金王孙 , 还生了一个女儿 。然而 , 有星象家给王娡算命 , 说她贵不可言 , 自己会成为皇后 , 儿子还会做天子 。于是 , 王娡抛夫弃女 , 进了当时还是皇太子的汉景帝的太子宫 , 后来果然一跃成为皇后 , 儿子刘彻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汉武帝 。
对王娡的这段往事 , 若是换做后来的帝王家 , 一定是绝对不可告人的丑事 , 会想方设法地隐瞒 。然而 , 西汉当时人可不这么认为 。汉武帝做皇帝后 , 还专门到民间寻访自己同母异父的姐姐 , 并将她封为修成君 , 仪比长公主 。
仪轨森严的皇家对男女婚嫁之事尚且如此开放 , 更何况民间?所以 , 若撇开“嫂婚制”婚俗来看 , 王昭君再嫁并非为世俗所不能容许 。而且 , 在年龄上她和呼韩邪单于的儿子更为相配 。两人婚后育有两女 , 被称作“居次” , 意即汉朝的“公主” 。两个女儿成年后都嫁给了匈奴大贵族 。
今天 , 我们并没有只言片语的史料可以读到王昭君本人的内心世界 , 她所嫁的男人未必就是她心之所愿的人 。而且 , 北地苦寒 , 衰草连天 , 满眼黄沙 , 羶肉酪浆 , 聊充饥渴;眼所能见 , 尽皆胡服异类;耳所能听 , 仅胡笳的的、牧马悲鸣而已 。所以 , 我们并不能断言 , 远嫁塞外 , 逃脱了宫廷桎梏 , 拥有了一个女人正常人生的王昭君是幸福的 。但我们可以从基本的人性去揣测去分析 , 寄身北地的王昭君至少比活在汉宫囹圄中的王昭君更幸运 。
“一身归朔漠 , 数代靖兵戎 , 若以功名论 , 几与卫霍同 。”当然 , 活在文人骚客诗词歌赋中的王昭君更加伟大且崇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