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代最受文人欢迎的两位美女究竟都是谁?

清代最受欢迎两大美女:清朝中期有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 , 这就是众多文人都青睐着一位英烈女性 , 多位文人将她采入野史笔记或写进小说中 , 这个人物就是林四娘 。
我们对林四娘并不陌生 , 读过《红楼梦》的人都记得第七十八回中曾写到的这个“姽婳将军” , 曹雪芹花了很长的篇幅描述这位巾帼英雄 , 称林四娘故事是“风流隽逸、忠义感慨”的“千古佳话” , 不但让贾宝玉在众多清客面前专门诵读了他的长篇《姽嫿词》 , 还让纨袴子弟贾环和小才子贾兰各作了一首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来赞颂林四娘 , 曹雪芹这么倾情一位女性是很不寻常的 。清代另一位文学家蒲松龄也以林四娘的题材为背景 , 撰写了一个短篇小说《林四娘》 , 收在《聊斋志异》第三卷中 。此外 , 另有王士祯的《池北偶谈》、林云铭的《林四娘记》、陈维崧的《妇人集》、卢见曾的《国朝山左诗抄》、李澄中的《艮斋笔记》、安致远的《青社遗闻》、邱宗玉的《青社琐记》、王士碌的《燃脂集》等 , 也收有关于林四娘事迹的笔记 , 曲家杨恩寿更是以林四娘故事编撰了六出昆曲大戏的文本《姽婳将军》 。
按有关史料记载 , 林四娘应为明末清初人 , 因为在清初或清朝中叶时期 , 林四娘在社会上或文化圈中的名声很大 。而按《红楼梦》中的描写 , 林四娘不但美丽、有武艺 , 而且还在丈夫恒王死后 , 勇敢地站出来带领恒府眷属与“流贼余党”奋战 , 最后“殒身于王” , 是不折不扣的节烈女 。但在正史中 , 这个人物却不见踪影 , 无论《明史·列女传》还是《清史稿·列女传》中都未收录林四娘的事迹 , 就连长达12卷本《清朝野史大观》也未见有林四娘的条目 , 看来 , 林四娘这个人物有可能是子虚乌有 。
林四娘的来历 , 按《红楼梦》介绍 , 是恒王的一位宠姬 , 最得恒王宠爱 , 被超拔统辖诸姬 , 但究竟是哪一个朝代人则未点明 。《聊斋志异》中的林四娘身份是一位宫女 , 她的主子变成了衡王 , 只说她以17岁处女之身 , 遇衡府剧变 , 遭难而死 , 其鬼魂与青州道陈宝钥交往时 , 曾奏“亡国之音” , 但所亡何国 , 则避而不谈 。不过 , 尽管恒王变为衡王 , 但其两者系谐音 , 显然是一个人 。清代著名学者“渔洋山人”王士祯(1634-1711)在《池北偶谈》中关于林四娘的身世故事又进了一步 , 文中林四娘向陈宝钥作自我介绍称:
妾故衡王宫嫔也 , 生长金陵 。衡王昔以千金聘妄 , 入后宫 , 宠绝伦辈 , 不幸早死 , 殡于宫中 。不数年 , 国破 , (衡王)遂北去 , 妾魂魄犹恋故墟 。今宫殿荒芜 , 聊欲借君亭馆延客……
陈宝钥是福建晋江人 , 字绿崖 。据其同乡林云铭在《林四娘记》中的描述 , 陈宝钥于康熙癸卯年(康熙二年 , 即公元1663年)任青州道佥事 , 在衙署时“夜辄闻传桶中有敲击声 , 问之则寂无应者 。”面对有“鬼魂”出现 , 陈宝钥率仆人及神巫驱鬼均失败 , 后听从士人刘望龄劝说 , 决定任其自然 , 鬼魅遂化作美女 , 自称林四娘 , 遂与陈宝钥结为诗酒朋友 , 并在署事上成为陈宝钥助手 , 帮助陈宝钥破了许多疑难案子 , 还惩处了不轨之徒 。后来陈宝钥询其生前来历 , 林四娘告诉他一段凄惋身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