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医竟死于非命!揭秘史上真实的神医扁鹊

扁鹊死于非命之谜:扁鹊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生,居五大医学家之首(其余四人是: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 。他创立了中医“望、闻、问、切”的“四诊法”,是我国中医理论的奠基者 。扁鹊的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治病救人的故事广为流传,司马迁在《史记》中特立《扁鹊传》,以示纪念 。扁鹊是中国古代第一个进入正史的医生 。可是,这样一位在中国医学史上地位极其重要的名医,却留给后人许多谜团 。比如,扁鹊究竟是谁?扁鹊又是如何死的呢?
翻开《史记》,会发现扁鹊有三个名字:一为扁鹊 。字义上看,扁鹊是指一只鸟,喜鹊也 。“扁”字,一读biǎn;一读pian(篇),清代学者梁玉绳在《史记志疑》中说扁鹊之扁是“取鹊飞鶣鶣之意”,即指一只喜鹊在自由自在地飞翔 。二为秦越人 。《史记》说:“扁鹊者,勃海郡郑人也,姓秦氏,名越人 。”三为卢医 。《史记正义》说,扁鹊“家于卢国”又称卢医 。
分析以上这三个名字,会发现,扁鹊是上古黄帝时期的一位医生,他到处行医,治病救人,人们非常尊敬他 。因为他所到之处热心给人治病,解除了人们的痛苦,所以人们就把这个医生比作一个会给人带来喜讯的喜鹊 。由此可知扁鹊是一个传说人物 。
在山东出土的汉代石刻中,曾有扁鹊的形象,他人手人面,头戴冠帻、鸟身禽立、拖着一束长尾 。人们将扁鹊刻画成人首鸟身的模样,既反映了原始鸟图腾的崇拜意识,也说明扁鹊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神人 。而秦越人,应该说是确有其人,他就是《史记》上说的,在渤海郡郑的一位医生 。卢医则是指他出生的地方在卢国 。可以说,扁鹊原来是个医术高超的传说人物,秦越人到处行医,受到人们的尊敬,因此也被称为扁鹊 。
在有关扁鹊的史料中,记载扁鹊活动的时间跨度非常大 。如扁鹊最早给蔡桓侯治病的时间是在公元前695年;给虢太子治病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655年左右;给齐桓侯(桓公午)看病,大约在公元前385—357年之间;《战国策》记载的扁鹊见秦武公,大约在公元前309年,这是他看的最后一个病人 。
扁鹊一生走南闯北,为无数患者解除疾病痛苦,被人们称为能“起死回生”的“神医” 。在他行医经过的路途上,历代人民为他建陵墓、立碑石、筑庙宇、朝香火 。然而,一生救死扶伤的扁鹊,最终却是死于非命 。
【一代名医竟死于非命!揭秘史上真实的神医扁鹊】扁鹊是在咸阳遇害的 。据《战国策》记载,扁鹊在秦国时,秦武王(前310年—前307年)请扁鹊看病 。扁鹊认为,秦武王的身体没有大问题,建议及早医治 。这时秦武王左右近臣却说扁鹊坏话,说秦武王的病在耳朵前面,眼睛下面,让扁鹊治疗未必能治好,弄不好反而会使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明 。
秦武王把这话告诉了扁鹊,说不吃扁鹊开的药 。扁鹊听了非常生气,把治病的砭石(针)一丢,说:“君王同懂医术的人商量治病,又同不懂医道的人一道讨论,干扰治疗,就凭这一点,就可以了解到秦国的内政,你与有知识的人共事可以得天下,治天下,与无知之辈同谋,将会失去天下 。从今天这件事可以推知秦国的事,如果再这样下去,君王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扁鹊的话批评了秦武王,也得罪了一些近臣 。太医令李醯自知医术不如扁鹊,对扁鹊怀恨在心,就在扁鹊离开咸阳东归的路上,李醯派人刺杀了扁鹊 。一代名医死于非命,令人叹息!
扁鹊是司马迁《史记》里面记载的第一位医生,他对扁鹊给予深切的同情,因为扁鹊无端受害,司马迁自己也有相同的遭遇 。所以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司马迁感慨道:“女无美恶,居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 。故扁鹊以其伎见殃,故老子曰‘美好者不祥之器’,岂谓扁鹊等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