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为什么要分封天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项羽在起兵反秦前,见到秦始皇车驾,便发出了“彼可取而代之”的宣言 。项羽灭秦后,尊奉原主君楚怀王熊心为“义帝”,即名义上的天子,却将他流放到湘南荒僻之地,一年之后就迫不及待地杀之,也足以证明项羽此生的志向,同样是成为如秦始皇嬴政一样的统一帝国的集权帝皇,而绝不满足于做一个虚君名下的天下霸主的 。
西楚霸王:项羽
因此,项羽分封天下,实为当时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最大的原因,就在于他麾下的40万大军,绝大部分只是在巨鹿大战时摄于他兵威而暂时臣服 。一路跟随项羽入关的诸侯联军,真正直属于他的嫡系兵力,主要仍是被楚怀王分派给他北上救赵的5万楚军,经过不断战损和沿途扩军,此时也不过六七万人,真正直属于他的兵马,只占联军总人数的一小部分 。
当秦朝灭亡后,项羽“反秦联军诸侯上将军”这一职位的历史使命自然终结 。联军将领们都有他们各自不同的主君,如赵将申阳、张耳、司马昂是赵王赵歇的部属,燕将臧荼是燕王韩广的部属,齐将田都、田安是齐王田市的部属,“沛公”刘邦、楚上柱国共敖和项羽这个“鲁公”一样,都是楚王熊心的部属 。他们和项羽的主从关系,同样也自此终结 。
因此,项羽若想凭着这些根本不再属于他的几十万兵马,不再和他有主从关系的诸侯联军将领,去直接继承秦始皇的帝业,君临天下,建立类似秦朝的全国政权,岂不犹如痴人说梦?
此前,刘邦正是约法三章收买秦地百姓民心,收编留守秦军迅速扩军至10万人,并封锁函谷关,企图"吃独食"独据关中,才招致诸侯联军将领们的众怒,被项羽因势利导,籍联军兵威以势压之,兵不血刃迫使刘邦降伏,并强迫刘邦裁军至3万,把他驱逐到当时极偏僻的汉中、巴蜀之地 。
沛公:刘邦
因此,同样只有几万本部嫡系人马的项羽,又怎会再重蹈刘邦覆辙?
项羽此时的头号大敌,已经变成了他主君楚怀王为代表的六国旧王族 。暂时听从他命令的诸侯联军将领,同样野心勃勃,各怀鬼胎 。所以,项羽若要继续将张耳、司马昂、燕王、田都、田安、共敖这些人绑在他的战车上,形成新的共同利益,就非给他们足够的好处不可——那就是:我让你独立为王,你尊我天下霸主!
当项羽公然表示:【诸位将军和我项羽一起披坚执锐,三年苦战,攻灭暴秦平定天下,这都是我们大家的功勋 。楚怀王本无功劳,只是我项家所立的一个伐秦的招牌,正当由我等分其地而王之】,便得到了联军诸将的集体支持:善!
【项羽怒曰:“怀王者,吾家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专主约!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 。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 。怀王虽无功,固当分其地而王之 。”诸将皆曰:“善!”】——《资治通鉴》
于是,项羽尊奉楚怀王熊心为“义帝”,却将他驱逐到荒僻的彬,然后顺理成章将楚王的王冠戴在自己头上,并自称“西楚霸王”,明确自己分封、处罚各国诸侯王的权力 。正所谓「灭秦之功,又大半成于羽手,故羽得以擅其赏罚废置之柄焉」 。
接着,项羽开始了他的大分封,将跟随他入关、共同作战的诸侯将领,立为新诸侯:
将齐地一分为三,田都为齐王,田安为济北王,迁原齐王田市为胶东王,而压制齐地最强实力派田荣不予封王;
将赵地一分为二,封赵将张耳为常山王,迁原赵王赵歇为代王,压制赵国强大实力派陈余不予封王;
将燕地一分为二,封燕将臧荼为燕王,迁燕王韩广为辽东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