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楚霸王为什么要分封天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二 )


将韩地一分为二,封原赵将申阳为河南王,韩王韩成如旧;
将魏地一分为三,封依附楚国的魏王魏豹为西魏王,原赵将司马昂为殷王,将魏国东部膏腴之地尽数划入自己直辖版图,压制魏国实力派彭越不予封王;
将秦地一分为三,跟随入关的三名秦国降将,章邯封雍王、司马欣封塞王、董翳封翟王;
此外,项羽封楚将刘邦为汉王,管辖汉中、巴蜀;封楚将共敖为临江王,管辖南郡、黔中,长沙(战国时楚国丢失给秦国的故土);
将当时占据了原楚国南部大片土地的“蕃君”吴芮的领地一分为二,封吴芮为衡山王,将自己部将同时也是吴芮女婿的英布,封为九江王;
项羽划给自己直辖的西楚国,即所谓的“彭梁九郡”,远不止是他起家的江东吴越故地,还包括了原楚怀王占据的楚国土地,原魏国东部大片土地,以及威慑中原和关中的战略要地南阳郡 。
那些新受封诸侯率军回国,当然不免和被项羽移封的旧君主、被项羽故意压制的实力派爆发激烈内战,是以此时天下局势,可谓“诸侯皆弱,西楚独强” 。
从巨鹿破秦存赵、到新安逼降章邯,从鸿门威慑刘邦,到借分封搅动天下大乱 。项羽作为一个25岁的年轻人,竟将借力打力、空手套白狼的权谋手段玩弄到了极致,
即使各路诸侯都洞悉了项羽并不隐藏的意图,然而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功名富贵驱动所有人心,因此他们也只能不由自主地顺着项羽的驱使去互相牵制、搏命厮杀 。这才是真正的阳谋天下!
项羽数年征战,斩杀和坑杀秦军将士超过四十万人,这样的血海深仇导致旧秦遗民对其他恨之入骨,他也没有任何可能收得秦人拥戴,因此才放弃了有地势之利的关中,还军彭城 。项羽的如意算盘便是先行驱虎吞狼之计,尽可能削弱各地诸侯,然后再凭借自己占据的人口繁盛、经济发达的彭梁九郡,快速集结一支兵力强大的精锐军团,再去次第扫平这些新旧诸侯,一统天下 。这对当时的项羽来说,其实已经是可能选择的“最优解”了 。
项羽的分封方式,即自己治下领地行郡县制,和臣服异姓诸侯王并行的“郡国制”,是在秦始皇"郡县制"基础上,依据当时天下情势做的一大变通,刘邦建立汉朝后同样效仿,所谓“汉初立诸王,因项羽所立诸王之制,地既广大,且至千里” 。
甚至就连延绵四百年的汉朝的国号,并成为之后汉民族名称的“汉”字,来源也是项羽这次分封刘邦为“汉王” 。
西汉时成书的《史记》,将项羽列入唯有天子帝皇可居之的《项羽本纪》,并非单因作者司马迁对项羽的何等偏爱,而就是源于项羽的这次分封,是汉王朝的上溯法统之由来 。刘邦的汉王,既非自封,亦非名义上的天子“义帝”所封,而是“政由羽出”的西楚霸王项羽所直接封授 。
【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 。】——《史记·项羽本纪》
【汉初立诸王,因项羽所立诸王之制,地既广大,且至千里 。】——《后汉书·志第二八·百官五》
当然,随着几百年后汉王朝政权巩固,就不再承认“刘邦曾为项羽臣属”的法统了 。东汉班固修《汉书》就只将项羽划入《项羽传》,秉承了「秦朝灭亡后,汉王刘邦和楚王项羽都是楚义帝熊心的臣子,项羽弑君,刘邦讨逆」的汉朝官方史观,并在此后两千余年,影响延续至今 。
【西楚霸王为什么要分封天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