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南宋宋高宗赵构为何非要杀死名将岳飞?

导读:岳飞(1103-1142) , 字鹏举 , 河北西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 , 出身农民 。岳飞少年家境贫寒 , 仍然刻苦学习《左氏春秋》、孙子和吴起兵法 , 习练武艺 。长大成人后 , 力气非常大 , 能操拿300斤的弓 , 能拉开8石的力弩 , 后来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抗金英雄 。对于岳飞的死因 , 多数人都认为是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陷害的 , 是一桩冤案 。其实 , 岳飞的死 , 是他一步步招惹来的 , 是典型的自己找死 。
“靖康之耻”后 , 宋徽宗的第九个儿子康王赵构逃往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称帝 , 建立了南宋帝国 。南宋政权虽然暂时安定了下来 , 但外有金兵虎视眈眈 , 内有游寇纷纷作乱 , 极大地威胁着南宋的统治 。在这种情况下 , 宋高宗赵构不得不抛开“压制武将”的祖宗家法 , 注意笼络重用武将 , 因此武艺精湛、兵法贯通的岳飞才得以脱颖而出,展露头角 。那一年 , 岳飞24岁 , 时任东京留守司七品统制 。
1127年 , 赵构称帝后 , 职务低下的岳飞竟然越级直接给皇帝赵构上书 , 而且还口气强硬的要求赵构“还都开封” , 还让赵构“亲征金军 , 收复失地” , 这让好不容易从金军铁骑下逃生后心神未定 , 腿还在打哆嗦的赵构感到非常生气 。赵构没有理会岳飞的爱国请求 , 反而给岳飞穿上了“小鞋” , 以“越职”为由 , 削夺了岳飞的军职 。岳飞得罪赵构的序幕才刚刚拉开 。
1130年 , 岳飞“克复建康” , 被赵构授予泰州知府和泰州抚使 , 镇守泰州 。不久 , 赵构又命令岳飞驻守通州、泰州 , 并且告诉岳飞“能守则守 , 不可则掩护该地百姓渡江” 。什么叫“能守则受” , 其实说白了还是让岳飞坚守 。岳飞不但没有深刻领会赵构的意图 , 反而自认为“泰州无险可守” , 便放弃了据守泰州 , 只是“率领军民渡江”算完 。结果赵构以“泰州失守”为名 , 再次令岳飞“停职待罪” 。
1133年 , 岳飞奉命镇压了江西吉安和赣州的农民起义军 , 赵构非常高兴 , 亲笔书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送给岳飞 , 并提拔岳飞为镇南军承宣使、江南西路沿江制置使 。此后 , 赵构不断给岳飞加官晋爵 , 甚至一度封到节度使 , 君臣之间的关系似乎得到了一定的的缓和和融洽 。
1137年时 , 赵构在临安府召见岳飞 , “拜太尉 , 授宣抚使兼营田大使” 。太尉是宋代武将的最高头衔 , 宣抚使则是仅次于宰相的执政级实职差事 , 可见当时赵构对岳飞的喜爱和信任 。之后 , 春风得意的岳飞多次与赵构谈论“克复北方失地”的事 , 并力主出兵北上 , 收复河北、京畿、陕西失地 。赵构非常赞同他的主张 , 表示“中兴之事 , 一以委卿” 。但是 , 前几天还雄心勃勃的赵构,却突然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 竟然唆使秦桧与金军谈判 , 准备议和 。在这种时候 , 连皇帝都改变主意了 , 岳飞居然又与张浚“商议遣将之事” , 因而受到猜忌 , 再次被解除兵权 。对赵构的出尔反尔 , 岳飞十分愤慨 , 一怒之下 , 竟然擅离职守 , 离开本军 , 以“为母守孝”为名上了庐山 。对领导不满意就“尥蹶子” , 这是让赵构非常烦感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