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太后萧燕燕:铁马红颜契丹族第一女英豪

大辽太后萧燕燕:民间广为流传的评书《杨家将》中,有一个大名鼎鼎的萧太后 。她的原型,就是契丹历史上举足轻重、风光无限的承天皇太后 。萧太后,名萧绰,小名燕燕,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 。与《杨家将》等戏剧、小说中杀伐决断、率领虎狼之师与宋军大战于燕云一带的“母夜叉”形象大为不同的是:历史上的萧燕燕实际上是个美女政治家,高瞻远瞩,治国有方、且又情意绵绵……
然而,由于正统的尘封和世俗的偏见,萧燕燕在庙堂上的鸿篇巨制,在疆场上的神来之笔,在爱河里的风情万种,都被染上了另一种色彩 。
耶律贤即位之初,面对的是一个酒鬼皇帝迷迷糊糊统治过十几年的国家 。为了彻底改变穆宗留下的混乱局面,耶律贤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 。契丹帝国的政治开始显现出一派清明气象,国力也随之上升 。立志要做治世贤君的辽景宗,整日捧着《贞观政要》研读,倒是颇有乃祖之风 。可惜天不遂人愿,没给他一个好身体 。
当年他的父亲耶律阮在火神淀被耶律察割杀害时,年仅4岁的耶律贤也成了叛军追杀的对象 。幸亏一个叫刘解里的厨子用毡子将他裹起来藏在了厨房的柴火堆里,耶律贤才逃过一劫 。虽然保住了性命,但他目睹了父母被杀的场面,精神上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吓出了一身毛病,身体一直不好 。做了皇帝后,又患上了风疾,身体非常虚弱,严重的时候,连马都骑不住,更别提处理军国大政了 。
就这样,萧燕燕适时地走到了前台,每逢耶律贤犯病时,萧燕燕都代他上朝处理国事 。一开始,萧燕燕还仰仗父亲在朝中的支援,但时间一长,她对政务越来越熟悉,内外周旋之中,竟然可以游刃有余了 。耶律贤发现了妻子的才干,干脆放心地将朝政交给她,自己以养病为由开始了休闲娱乐 。
【大辽太后萧燕燕:铁马红颜契丹族第一女英豪】萧燕燕大权在握后,父亲萧思温也迅速成为朝中的重要人物 。然而树大招风,这种显赫引来不少人的妒恨 。公元970年5月,萧思温随景宗出外行猎时,遭到了政敌的刺杀,猝不及防,一命归西 。父亲的死,使年仅17岁的萧燕燕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如此残酷的权力斗争也使她的政治阅历迅速地成熟起来 。没有了父亲的帮助,却还有丈夫的支持 。她开始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全力协助景宗治理国家,推行全面改革 。在景宗的支持下,她不仅得到了尽显才能的机会,也得到了群臣由衷的钦佩和效忠 。
两年之后,19岁的萧燕燕在治理国家的同时,为辽景宗生下了长子耶律隆绪 。景宗后继有人,对萧燕燕更是宠爱无比 。
在萧燕燕的努力下,几年后,辽国经济形势好转,军事实力日益增强 。朝野上下,对年轻的皇后刮目相看 。为了对妻子几年来的辛劳表示回报,景宗将一个皇帝所能给予的最高嘉许和信任都给了她 。976年2月,辽景宗传谕史馆学士:“此后凡记录皇后之言,亦称‘朕’暨‘予’,并著为定式 。”这就是说,景宗将妻子的地位升到了与自己等同的位置,把契丹王朝的军政大权,彻底交到了萧燕燕手上 。
到景宗之时,阿保机创立的契丹王朝已经立国六十多年 。其间,内忧外患,血雨腥风,战争一直伴随着这个多元文化的草原帝国 。在契丹男人的手里,这个王朝没能成为太平盛世 。于是,历史把这个重任赋予了契丹的女人 。赋予了年仅20多岁的萧燕燕 。
公元979年,统一了南方的宋太宗赵光义发动了征伐北汉的太原之战 。萧燕燕清楚,宋太宗征伐北汉,最终目的是夺取燕云十六州 。萧燕燕不希望失去北汉这个辽宋之间的缓冲地带,于是,派人到北宋交涉,希望北宋不要征伐北汉 。但是,赵光义自恃兵强马壮,对萧燕燕的警告置若罔闻,拍着胸脯说了一句宋朝自太宗以后近三百年间再也听不到的豪言壮语:“河东(北汉)逆命,正应兴师问罪!如北朝(契丹)不援,和约如故;否则,只有兵戎相见!”于是,在消灭北汉之后,宋太宗不顾胜利后不得奖赏、心有怨恨的将士们的反对,强令疲惫不堪之师,徒步600余公里,越过连绵险恶的太行山脉,去进攻强大的辽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