滞纳金是什么意思,一文让你了解滞纳金的定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违约金和滞纳金的概念,其中大部分出现在各种合同中 。但在实践中,无论是普通公民还是法律专业人士,都经常将两者混为一谈,甚至滥用 。那么如何正确使用这“两金”呢?
【滞纳金是什么意思,一文让你了解滞纳金的定义】其实违约金和滞纳金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属于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 。民事法律体系中的违约金概念是指发生在平等民事关系主体之间的因违约而对对方当事人的补偿性金钱支付义务 。逾期金属行政法律体系中的概念是国家行政部门因行政相对人违反支付义务(如税费、工商管理费、等)按照法律规定 。国家强制措施,发生在不平等的行政关系主体之间 。
我们来看看两者的概念和法律适用

滞纳金是什么意思,一文让你了解滞纳金的定义

文章插图
违约金是指当事人违约或法律有直接规定的情况下,一方应向另一方支付的款项 。违约金的标准是金钱,但当事人也可以约定违约金的标的物是金钱以外的财产 。违约金具有保证债务履行的作用,具有惩罚违约人、补偿无过错方遭受的损失的作用 。因此,有的国家将其作为合同担保措施之一,有的国家将其作为违约责任 。承担方式 。违约金的法律依据是《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款:“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另一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 。,或者双方可以约定违约损失金额的计算方法 。。”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增加;约定的违约金低于超过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适当减少 。”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若干问题适用的解释》(二))第二十九条第二款,当事人约定的违约金超过造成损失30%的,可以一般认定为《合同法》第144条,第2条第2款规定“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因此在合同纠纷中约定的违约金数额原则上不能超过造成损失的30% ,否则将被认定为“超过造成的损失”,法院不予支持 。
滞纳金是什么意思,一文让你了解滞纳金的定义

文章插图
滞纳金是指行政机关对逾期未履行货币支付义务的交易对手追加新的货币支付义务的方式 。其目的是督促其尽快履行义务,是行政执法中执行刑的一种具体形式 。逾期罚款主要作为税务、行政部门对逾期当事人进行经济制裁的一种措施 。具体而言,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合法,即滞纳金是国家法律法规明文规定的一种支付方式,个人或其他团体均无权私自设立;(< @2)强制,指滞纳金的征收由国家强制执行;(3)惩罚性,指滞纳金是对逾期付款采取的惩罚措施 。
根据滞纳金的上述特点,滞纳金发生在不平等的行政关系主体之间,具体适用的规定在各种行政法规或经济法律中 。例如:《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纳税人逾期不缴纳税款,扣缴义务人逾期不解缴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责令补缴税款 。在规定的期限内缴纳税款 。自逾期纳税之日起,按日加收逾期税款5/10,000的滞纳金 。”又如:2017年1月1日,央行正式实施《关于有关事项的通知》信用卡业务相关”,取消滞纳金,由发卡机构与持卡人约定违约金 。可见,滞纳金不再适用于民事平等主体 。
违约金是平等主体之间因逾期履行义务而承担的民事责任形式,滞纳金是民事主体因逾期履行国家行政义务而应承担的行政责任形式 。平等主体之间的“滞纳金”条款应依照合同法的规定适用民法,继续滥用或混用滞纳金条款,法院不得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