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点什么意思?上海话十三点的由来

十三点可能是上海人用的最贬义的词之一 。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一般认为有五种说法 。
首先是时钟的钟声 。旧钟每小时响一次,在什么时间敲几下 。比如四点钟敲四下,五点钟敲五下 。由于钟面只有十二点,所以最多会敲十二点 。因此,如果铃声响了十三下是不正常的,那么就意味着铃声“乱响”,或者铃声出现故障 。这样一来,十三点就代表了疯狂 。当它延伸到人时,它是指那些大脑有问题,做事疯狂,鲁莽的人 。

十三点什么意思?上海话十三点的由来

文章插图
第二个论点来自赌博中的掷骰子 。一个方形骰子只有六个面,每个面的点数不同,所以最多有六个点 。一般掷两个骰子时,最多只能有两个六点,一共十二点,而掷十三点是“极品”,这是不正常的 。所以,人们用十三点来形容不正常的人 。
第三种说法,这句话来自牌九的“要”和“要”两张牌 。这两张牌都是“短对子”,碰在一起时不匹配,暗示人的言行是“错的” 。“耀”为一,“耀武”为六,“元六”为七,六七之和为十三,所以这种情况用来形容疯子,后来演变成用十三个o '时钟来形容一个疯狂的人 。但是,上海人往往刻意不突出“十三点”,而说“他有点15、6” 。
十三点什么意思?上海话十三点的由来

文章插图
第四句将这句话与“梁山伯祝英台”联系起来 。据说,祝英台在《十八别》中多次借景抒情,暗送秋波,多次向梁山伯表白,梁山伯却傻傻的无动于衷 。因此,上海人认为梁山伯是一个很没脑子的人 。在上海话中,梁山伯与“二、三、八”谐音,这三个数字加起来是十三,所以用“十三分”来嘲讽不醒的人——“农真是梁山 。小子,易主动对Nong感兴趣,Nong也很会相处!”
第五种说法,这是“白痴”二字的笔画,恰好是十三笔,而十三点就是十三画,借用指代“白痴” 。该声明更有据可查 。1922年出版的《上海指南·沪苏方言纪要》就这样解释了“十三点”的由来 。
【十三点什么意思?上海话十三点的由来】
十三点什么意思?上海话十三点的由来

文章插图

十三点什么意思?上海话十三点的由来

文章插图
“十三点”真是上海俚语 。在上海人的口中,“十三点”的用法还是有一定的讲究的 。一般来说,它主要用来指那些没有头脑、轻浮、张嘴、愚蠢、无知等的女性,而且这个词多为女性所用,而男性则较少 。
如果用在异性之间,这个词的意思就变得模棱两可了 。表面上是在骂一个笨蛋,其实只是“恼火”而已 。笑起来,被骂的人往往骨头比较轻 。
有趣的是,这个“十三点”有一些“变种”,除了前面提到的“一五六”,还有“B拆解”——“B”拆解是——“1” "和一个"3",它们一起构成一个"13";还有一个“电话听筒”——旧电话听筒上有 13 个小孔 。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出于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果作者信息标注有误,请尽快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