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怎么选择 究竟怎样选择降压药呢( 二 )


β-受体阻断剂对心脏有额外的保护作用,对以舒张压(低压)高为主的高血压可优先选择使用 。此外,对焦虑症引起的高血压,以及精神因素占主要作用的高血压可优先选择 。
β-受体阻断剂的绝对禁忌证是II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 。
四、钙通道阻滞剂
1970s上市,也叫钙拮抗剂,由于这类药的药名中都有“地平”二字,所以通俗称地平类,代表药氨氯地平 。
通过阻断心肌和血管壁平滑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直接扩张血管,使血压降低 。
CCB是一个大家族,成员众多,“性别、年龄、性格”等各不相同 。概括起来,目前分为老少三代 。
第一代:代表药硝苯地平 。这类药起效快,药效维持时间短,需要每天服用3次 。服用后血压很快降低,但由于血管迅速扩张,病人常常感到头痛头晕,面红耳赤,心跳加快 。硝苯地平由于起效快、失效快的特点,即使每日服用三次,血压也很难平稳 。而且长期单独使用硝苯地平降压容易引起猝死,所以,硝苯地平已经被禁用于长期降压使用 。现在多用于恶性高血压和特别高的血压临时降压使用,但现在认为即使这样,它也是不安全的,所以尽量避免使用 。
第二代:为了克服硝苯地平的缺点,一些药厂将硝苯地平穿上一件特殊的外衣,以延长药物的释放时间,达到作用持续时间延长,副作用减少的目的 。这就是第二代药物,包括硝苯地平控释片,硝苯地平缓释片 。每天服用1~2次 。猝死的副作用没有了,但面红耳赤等副作用还存在,长期使用还会出现牙龈增生、下肢轻度水肿等 。此类药物不能掰成两半服用 。
第三代:代表药物氨氯地平,半衰期长达35~50小时,是目前所有的降压药中维持时间最长的降压药 。因此不需要缓释或控释,每日服用一次就可以,而且24小时平稳控制血压 。它的吸收和疗效不受患者胃肠道功能和食物的影响,也可以和绝大多数药物一起服用,还可以掰成两半服用 。另外,由于它的作用持续时间很长,病人偶尔漏服一次也不会造成血压升高 。因此是最常用的CCB,也是目前最常用的降压药之一 。
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1980s上市 。由于这类药的药名中都有“普利”二字,所以通俗称普利类,代表药贝那普利、福辛普利,其它还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雷米普利,培哚普利等 。
血管紧张素II是一种强烈的收缩血管的物质,是引起高血压的“主角”之一 。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以此来降血压 。此外,ACEI还可以扩张肾小球的出球小动脉,以及抑制肾组织内的血管紧张素II,所以,除了降压之外,ACEI还有另外两个独立的作用:降尿蛋白和延缓肾损害(保肾) 。因为这两个作用,ACEI是肾脏病和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首选药物 。
ACEI的副作用有干咳、血钾升高、血肌酐升高等副作用 。东亚人干咳的发生率尤其高,一些人常常因为干咳而不得不停药 。这也是这类药上市之初非常火,后来逐渐被冷落的原因 。血钾升高和血肌酐升高的发生率并不高,但一旦发生比较危险,所以更受关注 。
六、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
1990s上市 。由于这类药的药名中都有“沙坦”二字,所以通俗称沙坦类,代表药缬沙坦、坎地沙坦、厄贝沙坦,其它还有氯沙坦,替米沙坦,奥美沙坦等 。
该类药是目前最新上市的降压药,可以说个个都是精品 。
也是针对血管紧张素II,所以,高血压指南中都是将二者相提并论,使用中任选其一 。不过,二者不同的是,ACEI抑制血管素II的生成,而ARB阻断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以此来降血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