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崇福寺、应县释迦塔,顶级文物,遗世之美 朔州有多少个世界之最呀( 四 )


近2小时到达应县,司机将我放到了景区停车场的路口,是景区入口的后面,我背着行李要走近1公里绕到前面入口,其实看地图入口这边也有公路,最后两条是汇在一起的,若司机走这条我就更近了 。行吧,这已经不错了 。
入口前还有个明清时期的广益仓,回来查了没有更多介绍 。
将行李存了,进入景区,名扬四海的应县木塔就在眼前 。十几年前女儿高考结束便来过这里,可那时不懂欣赏古迹,所以这次从朔州到大同路过应县,这么方便,当然要再次认真欣赏了 。
木塔全称佛宫寺释迦塔,建于辽清宁二年(宋至和三年公元1056年),金明昌六年(南宋庆元一年公元1195年)增修完毕,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高大之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
木塔主体使用材料为华北落叶松,斗拱使用榆木 。木料用量多达上万立方米 。整个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又分作上、下两层,下层为正方形,上层为八角形 。塔身呈现八角形,外观五层六檐,实为明五暗四九层塔 。塔刹由基座、仰莲、相轮、圆光、仰目、宝盖、宝珠组成,制作巧妙与塔身融为一体 。全塔上下有59种不同形式、成百上千朵斗拱(斗拱既可以替立柱分担重量,又能对外来的力量起到缓冲、分散的作用),犹如朵朵盛开的莲花装点于塔身各处,种类之多国内罕见,有“斗拱博物馆”之称 。古籍上誉其为“远看擎天柱,近似百尺莲” 。从结构上讲,应县木塔的设计更为巧妙,全塔上下没有用一颗铁钉,全靠木构件互相卯榫咬合而成 。那时我国的木造水平真是不可想象,无与伦比的技术、审美和工艺,堪称完美、绝品 。
院子很大,游人较多,正面有树木遮挡无法拍摄完全的木塔,只能换侧面的角度才行,但主要扁额都在正面 。看了网上的照片,完整木塔片的确都不是正面的 。木塔塔身内外悬挂52块牌匾和6副楹联,其中“峻极神功”为明成祖朱棣亲笔所书;“天下奇观”为明武宗朱厚照所书 。
十几年前木塔就不让上了,只能欣赏游览第一层 。旅游团多,站在一层会多遍蹭听讲解 。我在这时逗留的时间最长 。不能到其它层欣赏,这唯一的底层便更显珍贵 。
木塔的第一层内小小的空间极为华丽,开南北二门 。由南门入,光线昏暗,一种庄严、肃穆、沉压之感,油然而生 。正面塑有高约11米的释迦牟尼像,结跏趺坐于束腰莲花座上,面容饱满,金脸金身,斜披袈裟,坦胸正坐,左手微微下垂,右手上曲作环形,呈说法状 。朔像顶部有华美的藻井 。
壁画分布在释迦佛像的周围及内槽南北门两侧 。顶部两侧画飞天 。南北门两侧绘四天王像 。塔南门甬道画二门神 。南北门阑额上绘男女供养人 。画工严谨,比例适度,姿态生动,色彩鲜艳,是壁画中少见的佳作 。
图中人物意态生动,景致优美,笔法流畅而苍劲,有南宋人遗规;其章法结构又颇受北宋和金代画法的影响,并且具有文人画的某些特色 。人物衣纹勾描娴熟,花卉竹石线条洗练,尤其梅花、竹石作为单幅画面的出现,在前代壁画中极为罕见 。
莲座下的金刚
而且壁画至今较为清晰完整,欣赏价值极高 。我围着这些壁画不知转了多少圈,脖子都仰酸了 。
六七十年代还发现了两枚佛牙舍利,问了工作人员现已不在木塔里面了 。
钟鼓楼为于寺院前部东西两侧,建于明代 。
木塔后面是大雄宝殿,始建于后晋,比木塔还早100多年,可惜毁于大火,现在这个是同治5年后建的,规模小了不少 。
院内还有个经幢没有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