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妃嫔 杨贵妃

杨贵妃(唐太宗妃嫔)【唐太宗妃嫔 杨贵妃】杨氏(?~?)名讳不详,生卒年不详 。唐太宗李世民内宫“四妃”之一,徽号未载,于贞观八年(634年)生太宗第十三子赵王李福 。永徽元年,封赵国太妃,随子李福出藩 。其后事迹不详,死后陪葬昭陵 。据其子《大唐故赠司空荆州大都督上柱国赵王墓誌》:“王,杨贵妃之所生也 。”可知杨妃的封号最终是贵妃 。
基本介绍中文名:杨氏
别名:杨妃、杨贵妃
国籍:中国(唐朝)
职业:唐太宗四妃之一
主要成就:生育一子,加封太妃
丈夫:唐太宗李世民
儿子:赵王李福
封号:妃→赵国太妃
人物生平大事年表杨贵妃,赵王李福生母 。贞观元年,杨氏被封为内宫正一品的“四妃”之一,但其封号不明,只知韦氏自贞观元年到贞观二十三年一直为贵妃 。燕氏自贞观元年至十七年为贤妃,贞观十八年再封德妃 。所以说杨氏的封号可能是“淑妃”或者“德妃” 。贞观八年,杨氏生唐太宗第十三子赵王李福 。贞观十三年,杨氏唯一的儿子李福受封为赵王,随即便被唐太宗过继给了隐太子李建成,所以从礼法上来说,李福不再是唐太宗之子,而是隐太子李建成之子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李世民驾崩,杨氏被唐高宗封为赵国太妃,随儿子赵王李福迁居藩地 。永徽六年正月一日,杨氏作为赵国太妃随同唐高宗祭拜昭陵 。卒年成迷根据《大唐故赠司空荆州大都督上柱国赵王墓志铭》上记载的“王,杨贵妃之所生也” 可知,赵王李福的生母杨氏封号最终是贵妃 。纵观整个贞观年间,韦贵妃的封号自始至终都没有变过,所以这位杨氏的贵妃徽号当为死后追赠,而能够在死后被追赠为贵妃,可见杨氏生前就是四妃之一 。同时根据史料及墓誌上的记载,杨贵妃应当死于永徽六年至鹹亨元年之间,因为永徽六年正月一日,杨贵妃作为赵国太妃随同唐高宗祭拜昭陵,而其子李福死于鹹亨元年九月十三日时,墓誌上已经写明其母“贵妃”这一追封的徽号,所以杨贵妃的卒年只能在永徽六年至鹹亨元年之间的这段时间 。根据昭陵陪葬名单,杨贵妃死后陪葬昭陵,但目前在昭陵墓区还未发现其墓葬 。人物争议与隋炀帝女杨妃是否为一人有部分观点认为隋炀帝之女杨妃和杨贵妃是一人,此观点极为少数 。隋炀帝之女杨妃在新旧唐书中也被称为杨妃,为唐太宗三子吴王李恪、六子蜀王李愔生母 。鑒于同时期修史和宫中称谓的惯例,《隋书》中的大刘良娣(早丧)和小刘良娣,两唐书中高祖后宫的大杨嫔和小杨嫔、玄宗时的武惠妃与武贤仪(时称小武妃)等,太宗后妃中两位“杨妃”却只以“杨妃”统称之不加区分,未免粗糙而突兀 。五代时,金石学兴起,墓碑墓誌的拓本保留,为后世修史提供了补充资料,太宗后宫出现两个“杨妃”或因国史有缺而金石弥补不全所致,但此说法需要更有力的证据 。贵妃之位是否为追封待考太宗后宫“杨妃”之多,尤其是在赵王李福的墓誌出土之后,现有的史料记载直接导致“双贵妃并存”的现象,与已知的后宫制度资料存在冲突;而如果是死后追封,则需要证明杨贵妃去世早于儿子李福,这样在儿子的墓誌上才会写上其母最后的封号 。但李福的墓誌上没有明确写孝悌,故无法断言杨贵妃早亡,且赵王福墓誌上明言“王,杨贵妃所生”,而非“赠贵妃杨氏”,且从《唐会要》之言可知,杨贵妃至少活到永徽六年(655年),且封赵国太妃并获得高宗礼遇,所以有部分学者认为杨贵妃是死在李福之后 。史籍记载《旧唐书 列传第二十六》《新唐书 列传第五》《唐会要 卷二十》《唐会要·卷二十一》《大唐故赠司空荆州大都督上柱国赵王墓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