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

酒精性肝病基本介绍西医学名:酒精性肝病
英文名称:Alcoholic Hepatitis
所属科室:内科 - 消化内科
发病部位:肝脏
主要症状:噁心 , 呕吐 , 黄疸 , 等
主要病因:长期大量饮酒
多发群体:有长期饮酒史
传染性:无传染性
疾病介绍有长期饮酒史 , 一般超过5年 , 折合乙醇量男性≥40g/d , 女性≥20 g/d , 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 , 折合乙醇量>80 g/d , 但应注意性别 , 遗传易感性等因素的影响 。乙醇量(g)换算公式=饮酒量(m1)X乙醇含量(%)×0.8 。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 , 可无症状 , 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质量减轻、黄疸等;随着病情加重 , 可有神经精神症状和蜘蛛痣、肝掌等表现 。化验检查: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一谷氨醯转肽酶(GGT) , 总胆红素(TBil) , 凝血酶原时间(PT) , 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和缺糖转铁蛋白(CDT)等指标升高 。其中AST/ALT>2、GGT升高、MCV升高为酒精性肝病的特点 , 而CDT测定虽然较特异但临床未常规开展 。禁酒后这些指标可明显下降 , 通常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但GGT恢复较慢) , 有助于诊断 。肝脏B超或CT检查有典型表现 。发病原因影响酒精性肝损伤进展或加重的因素较多 , 目前国内外研究已经发现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饮酒量、饮酒年限、酒精饮料品种、饮酒方式、性别、种族、肥胖、肝炎病毒感染、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等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 酒精所造成的肝损伤是有阈值效应的 , 即达到一定饮酒量或饮酒年限 , 就会大大增加肝损害风险 。然而 , 由于个体差异较大 , 也有研究显示饮酒与肝损害的剂量效应关係并不十分明确 。酒精饮料品种较多 , 不同的酒精饮料对肝脏所造成的损害也有差异 。饮酒方式也是酒精性肝损伤的一个危险因素 , 空腹饮酒较伴有进餐的饮酒方式更易造成肝损伤 。女性对酒精介导的肝毒性更敏感 , 与男性相比 , 更小剂量和更短的饮酒期限就可能出现更重的酒精性肝病 。饮用同等量的酒精饮料 , 男女血液中酒精水平明显有差异 。种族、遗传以及个体差异也是酒精性肝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汉族人群的酒精性肝病易感基因乙醇脱氢酶(ADH)2、ADH3和乙醛脱氢酶(ALDH)2的等位基因频率以及基因型分布不同于西方国家 , 可能是中国嗜酒人群和酒精性肝病的发病率低于西方国家的原因之一 。并不是所有的饮酒者都会出现酒精性肝病 , 只是发生在一小部分人群中 , 表明同一地区群体之间还存在着个体差异 。酒精性肝病病死率的上升与营养不良的程度相关 。维生素A的缺少或维生素E水平的下降 , 也可能加重肝脏损害 。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饮食可促使酒精性肝病的进展 , 而饱和脂肪酸对酒精性肝病起到保护作用 。肥胖或体质量超重可增加酒精性肝病进展的风险 。肝炎病毒感染与酒精对肝脏损害起协同作用 , 在肝炎病毒感染基础上饮酒 , 或在酒精性肝病基础上并发HBV或HCV感染 , 都可加速肝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发病机制ALD主要是乙醇及其衍生物的代谢过程中直接或间接诱导的炎症反应 , 氧化应激、肠源性内毒素、炎性介质和营养失衡(尤其是蛋白质一热量营养不良)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尤其是肠道屏障功能受损引起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及内毒素激活枯否细胞在ALD的发生和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肠源性内毒素与脂多糖结合蛋白 , 可溶CDl4等血浆蛋白结合 , 再与脂多糖结合形成脂多糖一脂多糖结合蛋白複合物 。脂多糖显着增加炎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Ct)的转录与释放 , 炎性因子产生放大炎症效应 , 刺激星状细胞向成纤维细胞转化 , 导致肝纤维化的发生 。另外 , 乙醛可与多种蛋白形成的乙醛加合物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 ,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引起免疫损伤 , 导致包括蛋白酶在内的重要蛋白质以及DNA的损伤 。“二次打击”学说:酒精因素作为初次打击 , 通过氧化应激促使反应性氧化物增加 , 而诱发肝脏脂肪聚集 。在氧化应激相关的脂质过氧化及炎性细胞因子的作用下 , 使脂肪变的肝细胞发生第二次打击 , 造成炎症、坏死和纤维化 。临床表现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 , 可无症状 , 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质量减轻、黄疸等;随着病情加重 , 可有神经精神症状和蜘蛛痣、肝掌等表现 。诊断鉴别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準:1.有长期饮酒史 , 一般超过5年 , 折合乙醇量男性≥40g/d , 女性≥20 g/d , 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 , 折合乙醇量>80 g/dt 。但应注意性别 , 遗传易感性等因素的影响 。乙醇量(g)换算公式=饮酒量(m1)X乙醇含量(%)×0.8 。2.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 , 可无症状 , 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质量减轻、黄疸等;随着病情加重 , 可有神经精神症状和蜘蛛痣、肝掌等表现 。3.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γ一谷氨醯转肽酶(GGT) , 总胆红素(TBil) , 凝血酶原时间(PT) , 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和缺糖转铁蛋白(CDT)等指标升高 。其中AST/ALT>2、GGT升高、MCV升高为酒精性肝病的特点 , 而CDT测定虽然较特异但临床未常规开展 。禁酒后这些指标可明显下降 , 通常4周内基本恢复正常(但GGT恢复较慢) , 有助于诊断 。4.肝脏B超或CT检查有典型表现 。5.排除嗜肝病毒现症感染以及药物 , 中毒性肝损伤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符合第1、2、3项和第5项或第1、2、4项和第5项可诊断酒精性肝病;仅符合第l、2项和第5项可疑诊酒精性肝病 。符合酒精性肝病临床诊断标準者 , 其临床分型诊断如下 。1.轻症酒精性肝病: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基本正常或轻微异常 。2.酒精性脂肪肝:影像学诊断符合脂肪肝标準 , 血清ALT、AST或GGT可轻微异常 。3.酒精性肝炎:是短期内肝细胞大量坏死引起的一组临床病理综合徵 , 可发生于有或无肝硬化的基础上 , 主要表现为血清ALT、AST升高和血清TBil明显增高 , 可伴有发热、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升高 。重症酒精性肝炎是指酒精性肝炎患者出现肝功能衰竭的表现 , 如凝血机制障碍、黄疸、肝性脑病、急性肾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出血等 , 常伴有内毒素血症 。4.酒精性肝硬化:有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和血清生物化学指标的改变 。疾病治疗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治疗原则是:戒酒和营养支持 , 减轻酒精性肝病的严重程度 , 改善已存在的继发性营养不良和对症治疗酒精性肝硬化及其併发症 。戒酒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最重要的措施 , 戒酒过程中应注意防治戒断综合徵 。营养支持酒精性肝病患者需良好的营养支持 , 应在戒酒的基础上提供高蛋白 , 低脂饮食 , 并注意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K及叶酸 。药物治疗(1)糖皮质激素可改善重症酒精性肝炎 。(2)美他多辛可加速酒精从血清中清除 , 有助于改善酒精中毒症状和行为异常 。(3)S一腺苷蛋氨酸治疗可以改善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物化学指标 。多烯磷脂醯胆硷对酒精性肝病患者有防止组织学恶化的趋势 。甘草酸製剂 , 水飞蓟素类、多烯磷脂醯胆硷和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药物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 , 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细胞器等作用 , 临床套用可改善肝脏生物化学指标 。(4)酒精性肝病患者肝脏常伴有肝纤维化的病理改变 , 故应重视抗肝纤维化治疗 。目前有多种抗肝纤维化中成药或方剂 。(5)积极处理酒精性肝硬化的併发症如静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 肝性脑病和肝细胞肝癌等 。(6)严重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可考虑肝移植 , 但要求患者肝移植前戒酒3~6个月 , 并且无其他脏器的严重洒精性损害 。疾病预后有关预后评估的方法主要是针对酒精性肝炎 。主要推荐的评估方法是Maddrey辨别函式(maddrey discriminantfunction , MDF) , MDF=4.6 x(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一对照凝血酶原时间)+总胆红素(mg/d1) 。患者的MDF评分≥32处于死亡的高风险 , 1个月内的病死率高达30%~50% , 尤其合併有肝性脑病者将处于最高的风险 。这是评估患者预后的一个动态模犁 , 它随时间的推移实验窜结果将发生变化 , 包括入院后第一周胆红索的变化 , 与用氢化泼尼松治疗AH患者的预后有明显相关 。疾病预防酒精性肝病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戒酒 , 或者控制饮酒量 , 儘量饮用低度酒或不含酒精的饮料 。不能过多的依赖目前市场上的预防保健品 , 因为保健品的品牌繁多 , 治疗机理不清 , 疗效难以确定 。如果有应酬实在不好推脱 , 要避免空腹饮酒 , 可以在饮酒前适量口服些牛奶、优酪乳等 , 这样可以起到保护胃黏膜减少酒精的吸收 。切忌採用酒后催吐的方法 , 防止误吸至肺内 , 以及胃、食道黏膜撕裂引起急性出血 。饮食注意酒精性肝病患者需良好的营养支持 , 应在戒酒的基础上提供高蛋白 , 低脂饮食 , 并注意补充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K及叶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