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隋朝佞臣裴矩为何会在唐shy;朝变成了能臣良臣?

有的时候 , 同为一个人 , 在不同的时期 , 在不同的环境下 , 在不同君王的手中 , 往往能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昏君手下 , 他是一个佞臣 , 而在明君手下 , 他则是一个良臣 。隋末唐初 , 就有这么一个奇特的人物 , 他既有文才 , 又有干才;他曾用优美的文字撰写了《西域图记》 , 把当时西域四十四国的山川地貌、风俗民情 , 记载得十分详尽 , 十分耐读 。他历仕杨隋、宇文化及、窦建德、李唐四家 , 前后经六十余载 , “年八十 , 精明不忘” 。更奇特的是 , 他先谄媚逢迎于隋炀帝杨广 , 出了不少祸国殃民的坏主意 , 是一个大佞臣;而降唐后 , 却变成了忠直良臣 , 成为唐太宗李世民的重要谏臣 。这个人就是裴矩 。
裴矩 , 山西闻喜人 。先以隋朝吏部侍郎的身份掌管与西域诸胡的交易 , “西域诸胡 , 多至张掖交市 , 帝使裴矩掌之”(见《资治通鉴》)后拜为民部侍郎 , 不久又迁为黄门侍郎 , 参预朝政 。在他掌管与西域诸胡的交易时 , 为了招徕胡人 , 不惜花费巨资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是这样记载的:“西域胡往来相继 , 所经郡县疲于送迎 , 糜费以万万计 , 卒令中国疲弊以至于亡 , 皆矩之倡导也 。”
更有甚者 , 隋大业六年(公元610年)正月 , 裴矩向隋炀帝建议 , 邀请西域各国到东都洛阳参观天朝盛威 。于是 , 在洛阳端门一带大陈百戏 , 光乐队就有一万八千余人 , 整整延续了一个月 , 花费十分浩大 。不仅如此 , 他还让外来者在各个饭店白吃白喝 , 美其名曰:“中国丰饶 , 酒席例不取值” 。时值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方冬季 , 他命人用绢帛缠树 , 却告诉不明就里的胡人 , 此乃“仙晨帝所” 。最具讽刺意味的是 , 就在他导演这出“盛世”天朝大戏之时 , 长安一带 , 民大饥 , 百姓流离失所 , 人畜多有饿* 。就连有的胡人都当面质疑:“中国亦有贫者 , 衣不盖形 , 何以如此?物与之 , 缠树何为?”对于裴矩的这些作为 , 士民恨之入骨 , 称其为佞人 。
然而 , 令人惊讶的是 , 就是这个在隋朝被称为佞人的裴矩 , 在隋亡几经波折降唐后 , 却做了不少好事 , 成为唐初良臣 。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 , 裴矩以民政尚书的身份上表 , 对遭受突厥暴践者给以抚恤 , 民众欣然 。
李世民对*员的行贿受贿行为深恶痛绝 , 便想出一惩治之法:他密使左右用财物试探*员 , 果然有个门*接受了一疋帛(类似于今日之钓鱼执法) 。李世民大怒 , 下令处斩 。就在此时 , 裴矩义正词严地批评唐太宗 , 道:“为吏受赂 , 罪诚为*;但陛下使人遣之而受 , 乃陷人于法也 , 恐非所谓‘道之以德 , 齐之以礼 。’”一番话 , 说得唐太宗点头称赞 。李世民不愧一代英主 , 当即“召文武五品以上告之曰:‘裴矩能当*力争 , 不为面从 , 傥每事皆然 , 何忧不治!’”(见《资治通鉴》) , 把裴矩敢于当庭直谏的精神大大地表彰了一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