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颜值、好气质……合肥之美,显山露水 巢湖中国之最

生态“高颜值” 发展“好气质”
——合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扫描
盛夏时节,从蜀山之巅到巢湖之畔,从中心城区到美丽乡村,城湖相映,处处绿意盎然,一片生机勃勃 。绿色正在成为合肥发展最动人的色彩,绿水青山涵养“金山银山”,成为合肥人的“幸福不动产” 。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 。”今日之合肥,生态文明建设步履坚定,一幅生态“高颜值”、发展“好气质”的大美画卷正在庐州大地渐次展开 。
8月17日,蓝天白云之下,合肥塘西河公园景美如画,风光旖旎 。采访人员 张大岗 摄
为“把好山好水保护好”,近日,我市正式印发《合肥市建设省级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实施方案》,将突出先行先试,聚焦制度创新,全力打造环巢湖地区、肥西县等省级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先行区,为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提供“合肥样板” 。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 。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合肥坚决扛起保护绿水青山的政治责任,久久为功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一条通往幸福生活的绿色发展之路正在绿水青山间铺就 。
在合肥董铺水库,白鹭正在枝头飞翔 。采访人员 张大岗 摄
“林长”助青山变“金山”
眼下正值“三伏”中的“末伏”,官亭林海叠翠荡漾 。顾不得正午烈日当空,肥西县官亭镇林业站站长张志松马不停蹄赶往苗木企业,提醒加紧除草、打药 。“前段时间雨水多,杂草疯长,病虫害易发,时间耽误不得 。”协调管理12万亩林海是该镇林长办联系人张志松的日常工作 。
官亭林海晨曦 。徐勇 摄
“官亭林海地处江淮分水岭脊背区域,干旱少雨,以往种植农作物产量低、效益差 。”官亭镇党委书记谈建设介绍,自2017年我市率先探索实施林长制改革以来,官亭镇引入规模苗木企业,发展精品花卉苗木产业,将昔日荒山薄岭发展成国家级生态公园和4A级旅游景区 。“林海带动森林旅游,让老百姓吃上了生态饭,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写照 。”
为突出示范先行,合肥近日出台方案,确定环巢湖地区、肥西县等2个区域为省级林长制改革示范先行区,着力在国际湿地城市发展模式、湿地保护修复机制、巢湖生态廊道保护发展机制、城乡绿化融合发展新机制等方面加快探索创新,到2025年,林长制改革动能充分释放,环巢湖地区湿地保护率将达80%以上 。
盛夏时节的合肥滨湖国家森林公园郁郁葱葱 。采访人员 张大岗 摄
林长制全面发力,合肥“绿文章”越写越精彩 。目前,合肥已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林长制全覆盖,设立各级林长4584个,让林业发展有了扎实的制度“靠山” 。聚焦护绿、增绿、用绿、管绿、活绿,合肥将林长制改革作为建设绿色之都、生态之城的主抓手,用一个个实实在在、与百姓切身相关的项目加以推进,环巢湖十大湿地、江淮分水岭生态廊道、官亭国家生态公园、合肥植物园等4个市级和18个县级林长制改革示范区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通过兴业富民抓“用绿”,合肥优化林业产业结构,目前木本油料达14.3万亩,带动贫困村39个、贫困户1883户 。以肥西县官亭镇为例,周边群众“半工半农”人均年收入已突破20000元,人均增收5000多元,户均增收14000多元 。
地处庐江县南部山区的龙桥镇,四季常绿的万顷毛竹园,成为当地天然的“大氧吧” 。王闽 摄
水清岸绿翩翩入画来
今年1月1日起,巢湖在历史上首次实行全年全湖禁渔 。41岁的王林,“渔龄”超过20年,如今他退捕上岸,开始了“护鱼”新生活 。加入印象滨湖岸线巡逻队后,他还时常参加包河区“三无船舶”集中清理行动 。“现在的工作可以发挥一技之长,生活更有奔头了 。”王林如是说 。